'相变换热器与热管换热器对比
作为同样利用相变原理实现热量高效传导的技术应用,相变换热器与热管换热器都被用于锅炉换热器设计中,他们之间的技术对比见下表:
对比项 | 相变换热器 | 热管换热器 |
相变原理相同,模块化结构不同 | 相变换热器是在多根并联的密闭管排束构件内利用相变工质汽化潜热传递热量,相变下段的水吸收热量汽化为饱和蒸汽,蒸汽在一定的压差下上升到相变上段,放出热量,然后凝结成液体,饱和水经汽水分离器回到相变下段,并再次汽化,往复循环,完成了把热量从高端向低端的单向导热。 | 热管是在相对独立的密闭单根构件内利用相变工质汽化潜热传递热量,在热管下端加热,水吸收热量汽化为饱和蒸汽,在微小的毛细管压差作用下上升到热管上端,向外界放出热量,然后凝结成液体,饱和水沿管壁回流到受热段,并再次汽化,往复循环,完成了把热量从高端向低端的单向导热。 |
使用 寿命 | 在保证锅炉不停炉的情况下,可及时排放不凝气体,并能够对设备进行注水和重启,克服了传统热管逐渐老化以至失效的致命弱点,从而大大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 由于热管的制造特性,容易产生不凝气体,只要其中部分热管的不凝气体超出许可极限,热管换热器整体换热效率就会下降,加之使用时不能排气和重启,因此使用寿命较相变换热器的使用寿命短。 |
壁温调控能力 | 相变换热器由多根并联互通的密闭管排束构件组成,通过调节其放热或吸热量,控制壁面温度,使壁温始终保持在酸露点之上10-15℃,即使负荷和燃料种类发生变化也不会产生酸露腐蚀。 | 热管换热器的每根热管都是独立的换热单元,这使其无法实现整体壁温可控可调,因此当排烟温度较低或负荷和燃料种类变化时,极易发生酸露腐蚀。 |
腐蚀与 灰垢 | 相变换热器由多根并联互通的的密闭管排束整体构件组成,壁面温度整体均匀,可控可调,能够始终控制在酸露点温度以上,从机理上根本解决设备腐蚀问题。同时不会产生结露性灰垢。其配备的吹灰器只作备用。 | 由数根相互独立的密闭单根热管构件组成,壁面温度不能实现在线可控可调且整体不均匀,当负荷和燃料种类变化时,无法防止设备不腐蚀。一旦产生结露性灰垢,即使增加吹灰器或冲洗装置,也很难处理,除非进行拆除 |
回收 热量 | 当壁面温度高于酸露点时,相变换热器排烟温度可以降到比壁面温度高10-15℃,而不产生酸露腐蚀,故回收的热量比传统热管大了很多。 | 当壁面温度高于酸露点时,传统热管的排烟温度与壁面温度之间必须是倍数(大约2倍)关系,故回收热量相对相变换热器小得多。 |
维护 成本 | 如因不凝气体而导致相变换热器换热效率下降,可按照操作规程在线进行注水重启,从而解决前面所出现的问题,几乎没有运行维护成本。 | 热管使用一段时间后,因不凝气体增多而超过热管承受极限或因酸露腐蚀导致失效时,必须停炉更换,而不能在线维护,所以维护成本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