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渝消费扶贫产销对接向智慧优化升级

   2023-06-03 330
核心提示:重庆市商务委副主任宋刚表示,在鲁渝商务扶贫协作机制下,通过产销对接,充分发挥农产品消费市场对扶贫产业的信息传导作用,重庆培育了以300万亩柑橘、158万亩榨菜、130万亩花椒、82万亩油茶等为代表的扶贫特色产业188个品种,认定扶贫产品46。


鲁渝扶贫协作为重庆农特产品打开山东市场

8月31日,重庆市商务委与山东省商务厅联手开展的鲁渝消费扶贫协作产销现场对接会在山东省济南市举行。在鲁渝前期对接洽谈基础上,20对两地企业在对接会现场签下采购协议,150家山东企业有明确采购意向。同时,两地正式上线了鲁渝协作产销对接信息平台。

重庆市商务委副主任宋刚表示,在鲁渝商务扶贫协作机制下,通过产销对接,充分发挥农产品消费市场对扶贫产业的信息传导作用,重庆培育了以300万亩柑橘、158万亩榨菜、130万亩花椒、82万亩油茶等为代表的扶贫特色产业188个品种,认定扶贫产品4656个,优化了“渝货进山东”的产业链、供应链。巫山引进山东企业成立巫峡粉丝公司,酉阳利用援助资金建设农特产品种植基地和加工车间,返销山东市场。

前8月2.6亿“渝货进山东”

记者在对接会现场看到,1000平方米的重庆贫困区县农特产品展示区,集中展示推介来自重庆14个重点贫困区县扶贫农特产品。彭水县的香椿酱菜、火吉果饮料、开州的中华老字号龙珠茶叶、巫溪的木梳、奉节的特级橄榄油……50余家重庆企业的产品,吸引了近70家山东采购商。

来自山东新星集团的副总经理吕允城介绍,集团旗下有486个线下连锁门店和线上商城,集团已采买了石柱高粱酒。“其实重庆并不缺好货,不少产品也很新颖,如调味品、花椒油、自热食品等,广受消费者好评。这次集团与重庆企业签约金额达30多万元。我们将把更多的重庆好产品推介给山东消费者。”

重庆有牛网副总经理白丁利告诉记者,鲁渝扶贫协作机制为公司提供了走进山东市场的机会。“丰都受益于枣庄市的对口帮扶,公司将以枣庄市为起点布局山东,把出肉率高、脂肪含量高、口感好的西门塔尔牛肉带进山东大市场。”

数据统计显示,今年1-8月,重庆农特产品进山东销售额实现2.6亿元。

智慧对接扩规模强素质提动能

作为2020“渝货进山东”促进季的主要活动之一,鲁渝两地合力提升产销对接现场会的针对性和精准性,将产销对接方式由依靠有形市场向有形市场与电子商务、直供直销等无形市场并重转变。

重庆依托“爱尚重庆”促消费公众号开发应用小程序,为两地搭建鲁渝协作产销对接信息平台进行B2B精准撮合,推进消费扶贫。例如,在试运行中,石柱县一用户发布了“老川江95g牛肉粒盒装”的产品供应,系统则匹配出山东一连锁超市的“老川江95g牛肉粒盒装系列”需求。目前,该系统试运期已发布1900条供给信息和176条需求信息。


据了解,信息平台正式上线后,50余家重庆企业提供了500余条次供应信息,山东近70家企业提供采购需求200余条次。

在对接会现场,还有两个特设的网络直播间也热闹非凡。山东当地网络直播流量大V激情四溢进行直播带货,通过电商促销等线上方式,让更多“渝货”飞入山东千家万户。

重庆市商务委市场体系建设处处长王顺辉介绍,下一步,两地将进一步深化鲁渝商务合作,建立产销对接长效机制。组织贫困地区农产品生产基地与山东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超市、电商企业开展精准对接,鼓励山东农业龙头企业在重庆建基地,推进鲁渝农批扶贫、商超扶贫、餐饮扶贫。健全农产品冷链物流设施,落实物流补助,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完善农村电商服务体系,开展直播带货、电商扶贫,推动山东淘宝村与重庆定点攻坚贫困村结对。

推进“以产定销”,加强市场分析,提高重庆农特产品在鲁拓展销售市场的精准性,推动“以销定产”,推动规模化种养、标准化生产,提高重庆农特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加快农产品价值的再造提升。同时,集聚鲁渝两地各类资源要素,创新对接渠道加速产业融合,助力重庆农特产品卖得出、卖得好、卖得远。(俞芳)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redadmin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友情链接:
网站首页  |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