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记者从金州公司获悉,自今年秋检以来,西藏山南供电公司员工再也不用坐在地板上进行光纤接续作业,一种便携式多功能光纤接续盒消除了传统接续方式的种种弊端。这项实用新型专利的发明人是辽宁锦州供电公司援藏工人王兴。
经过严格选拔,2014年6月,金洲公司ict中心专员王兴进入西藏山南供电公司,开始了为期18个月的援藏工作。在此期间,王兴不仅主持了多项重要的技术改造项目,还制定了山南公司电网信息与通信专业长、中、短期技术改造的详细计划。他培养的青年工人已成为山南公司重要岗位的骨干。
不仅如此,王兴经过半年的设计、修改和完善,发明了“便携式多功能光纤接线盒”。光纤接续是供电企业ICT专业常见的做法,其间大量的现场作业都是在野外进行的。像最常见的24芯光纤连接一样,即使是熟练的人员也需要2个小时才能完成。
在西藏,包括山南供电公司在内的很多供电公司,无论现场环境多么恶劣,总是席地而坐。这种方法不仅使工人的工作环境变得困难和低效,而且容易因意外碰撞而导致纤维断裂。另外,由于传统的拼接平台不稳定,操作不当会导致光纤切割角度大,重新切割,增加了光纤拼接的难度。王兴发明的便携式多功能光纤接线盒不仅消除了传统方法的种种弊端,而且工作效率提高了一倍。
2015年12月,王兴顺利完成援藏任务后,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报了发明专利,同时频繁与天津样品厂家沟通,修改完善设计。该发明获得国家专利时,光纤接线盒也完成了产品定型。目前,本发明已成为西藏山南等供电公司光纤连接的高效安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