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企业低碳发展 滨州十大企业典型引领

   2023-04-21 1310
核心提示:汇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发展蓝色低碳经济汇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原盐生产、盐化工、海水养殖为主业,集工程安装、科技研发、陆海物流、生物技术为一体的综合性、科学化、现代化企业。近年来,鲁北企业集团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

编辑评论/注释

绿色发展是《中国制造2025》指导思想的核心内容之一。《中国制造2025》指出,全面实施绿色制造,加大先进节能环保技术、工艺和装备研发力度,加快制造业绿色转型升级;积极推进低碳化、循环化、集约化,提高制造资源利用效率;加强产品生命周期的绿色管理,努力构建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

目前,我市仍处于工业发展的中期阶段,经济总量较低,经济欠发达,主要依靠要素驱动的传统产业,产业结构重化特征明显,六大高耗能产业在工业中占比较大,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我市信系统将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按照市委、市政府打造五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的战略部署,以新旧动能转换为“四个创新”、“四化”为主攻方向,以实施“六个一”工程为抓手, 既培育发展前景广阔的新兴产业,又淘汰过剩落后产能,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实现“老有所养”。

今天,本报特别推出“工业企业低碳发展典型引领”专题,宣传我市部分企业在实施“工业绿色电力”计划、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构建循环经济模式、绿色制造等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以期通过一批先进典型的引领,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

于越家用纺织品有限公司

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中国制造2025》提出,组织实施能效提升、清洁生产、节水治污、传统制造业循环利用等专项技术改造。作为全国印染行业的龙头企业,欢乐家纺高度重视“中国制造2025”规划对企业绿色发展的重大指导意义,始终以绿色可持续发展为导向,谋求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久益家纺建立了能源管理体系和规章制度,实行公司、车间(部门)、班组三级能源管理体系,在生产管理上建立多级能源管理体系,实施操作标准,做好生产计划预控,有效控制能源浪费。公司注重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开发、推广和应用,组织员工开展节能合理化建议,每年给予近100万元奖励提出和参与节能项目的人员和团队。

目前,公司已拥有柔性涂料印花技术产业化、冷轧堆染色、湿汽连续染色、湿布轧染、坯布冷轧堆丝光、连续卷绕染色等21项节能减排自主专利技术。与青岛大学、天津工业大学、美国亨斯迈(Huntsman)、瑞士科莱恩(Colijn)等开展了良好的产学研合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如其“纺织面料冷轧堆染色方法”于2012年6月1日获得滨州首届专利奖最高荣誉。2011年11月,项目“棉冷轧堆染色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开发” 申报的以发明专利为主要支撑技术的核心专利获得2011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2年5月,公司被山东省科技厅等5个部门认定为“山东省创新型企业”。2015年12月,公司主导的“R&D及高精度圆网印刷清洁生产关键技术产业化”成果获得2105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现已产业化推广应用,节能减排效果显著。

愉悦家纺还通过内部引进和外部学习,推动节能减排再创新高。建立计量统计标准管理制度,实施计量标准器具、计量网络和计量统计标准管理。同时,我们将继续推动纺织废物资源的综合利用。公司每年利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边角料约500吨,面料约150万米,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具有较强的竞争实力。

渤海活塞有限公司

卓越品质,绿色智能,致力于低碳发展

山东滨州渤海活塞有限公司以“卓越品质、绿色智能”为己任,坚持“精研、知行合一”的核心价值观,致力于绿色低碳发展。公司通过自主创新先进技术和技术装备,实现了节能降耗减排的目标,促进了生产方式的转型升级。

公司不断加强节能环保低碳发动机活塞的研发投入,在WP7-35、BM15T等系列活塞产品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了一系列节能降耗措施,为社会提供绿色产品。比如浅盆式燃烧室配合喷油器和涡流进气系统,使汽油和空气充分混合,减少HC、CO、NOx等有害物质的排放;建成国内首个“天然气增压系统”,为全国天然气环保发动机和活塞的研发提供支持。

渤海活塞优化实施低碳项目,降本增效,有效去产能、去杠杆,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2012年以来,公司开发应用国际先进的“冶炼、铸造、联产”节能降耗新技术,使用魏桥电解铝水替代铝锭,每年仅因熔化铝锭造成的氧化损失就减少300吨,节约资金375万元;每年节约熔化铝锭用天然气60万立方米,节约资金168万元;万元产值能耗比行业水平低30%。同时,企业停止了自己的特种合金制造项目,实现了去除高能耗、低收益的目标。

公司继续实施精益生产,提高能源效率;提高加工残渣的回收利用率,降低资源消耗。同时对活塞加工过程中产生的铝废料和冒口进行收集、熔化和再利用,每天产生20吨铝液,每年回收6000吨。

渤海活塞还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实施节能环保工程,减少企业排放对环境的影响,开创企业循环发展模式。企业先后实施海绵工程和水资源循环利用工程,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每年可为企业节约资金3000多万元;实施装备再制造节能环保工程,实现资源再利用,每年可节约1000多万元;实施减排工程,减少空气污染;实施加工过程中的废气排放净化系统,改善现场加工环境。 减少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对操作人员的影响。企业节能环保水平的提高,绿色生产方式的逐步实现,必将增强企业的活力和市场竞争力,有助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沾化傲世化学有限公司

升级装备创新体系,助力企业转型升级。

沾化澳仕化工有限公司是由澳仕集团投资,与中国科学院理化研究所合作的股份制企业。公司成立于2010年,主要生产氨基树脂系列产品,产能1.5万吨。

为进一步提升企业R&D水平,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公司成立了“科技R&D中心”,负责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研发,与高校、科研单位产学研合作,指导解决生产中的各种技术难题。近年来,在R&D团队的不懈努力下,公司实现了工业生产尾气中甲醇的零污染、零排放和循环水的循环利用,年节约用水量80%以上;采用领先的节能技术,每年减少煤耗近400吨;许多发明技术, 如低羟甲基三聚氰胺甲醛树脂泡沫材料的制备方法和磺化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减水剂的制备方法,申请了国家专利,平均减水率达到25%-34%。

该公司还加快了一些高耗能设备的升级。在引进节能技术之前,该公司每月用煤约1500吨,是名副其实的用煤大户。大量废弃物的排放不仅污染了环境,也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沉重的负担。2014年起,公司开始与山东新能电气有限公司开展技术合作,对厂区锅炉进行节能改造。仅此一项,2015年就为澳州化工公司节省了398.99吨煤炭。

为了系统地推进节能降耗,公司成立了节能降耗领导小组,组织实施企业能源管理的基本任务,协调各项节能降耗工作。为了进一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调动各方积极性,公司还创造性地将能耗定额考核与奖惩制度相结合。今年上半年,公司采纳节能建议100余条,奖励员工数万人,减少人为能耗损失30%以上,实现了经济效益和节能减排的双丰收。

Zouping county Qingyang Town "Urban Minerals" Demonstration Park

Turning waste into treasure and stepping out of the road of circular economy development with park characteristics

In recent years, Qingyang Town, zouping county, centering on the construction of "urban minerals" demonstration park, has accelerated the formation of institutional mechanisms and development methods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recycling system, adhered to the principles of reduction, reuse and recycling, and aimed at reducing resource consumption, reducing waste discharge, improving resource productivity and realizing the fundamental transformation of economic growth mode, forming a new pattern of circular economy development in resource recycling industry, which is promoted by the government, led by the market, with the participation of enterprises and the public.

目前,园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发展潜力与日俱增,产业集聚效应初显,四大板块初具规模。表面工程设备区现已形成亚洲最大的集科研、生产、服务为一体的智能抛丸设备、喷砂涂装设备、环保风机除尘设备生产基地。废钢回收区形成了以玉溪集团为龙头的废钢回收产业区,现已成为周边最大的废钢交易市场。金属冶炼加工区形成了以广福集团、开泰集团、华通金属磨具为代表的钢铁、金属磨具、金属铸件产业区。废橡胶回收加工区以废轮胎为原料,主要生产橡胶粉、再生胶和废电线。 年交易量80多万吨。全镇从事废旧轮胎回收的有700多户。

青阳镇经济园区建设已形成5000多亩的产业规模,累计投资238亿元,从业人员2.1万人。在光伏集团有限公司、山东开泰集团有限公司、山东海山工业科技有限公司、山东豫西集团、山东礼泉集团有限公司等大型企业的带动下,园区再生资源回收总量超过900万吨,就地加工利用量超过800万吨。为了促进民营经济的发展,园区管委会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园区还注重加强科技研发,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目前,园区内有2个省级R&D中心和3个市级技术中心。 6家企业被认定为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

青阳镇高度重视发展循环经济,把循环经济作为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突破口和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举措。一是成立了由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庆阳“都市矿产”示范区创建领导小组,为“都市矿产”示范区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二是做好园区规划,留足发展空间。结合青阳镇总体规划修编(2015-2030),青阳镇规划为北部高效农业展示区、中部循环经济园区、南部居住休闲旅游区三大片区。三是加大宣传力度,树立循环发展理念,采取多种形式, 广泛开展发展循环经济的宣传教育活动。四是典型示范引导,加快示范园区建设。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树立一批发展循环经济的典型,扩大领域,推进“城市矿产”示范园区建设。

滨州亚光毛巾有限公司

节能增效实现从“外力推动”到“自发需求”的转变

滨州亚光创建于1980年,是一家集设计开发、制造、物流、销售、终端服务于一体的大型现代化毛巾产品生产和出口企业。主导产品为各类高档平纹、提花、印花等毛巾系列产品和毛巾制品,销往30多个国家和地区,综合指标居国内同行业前两位。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公众环保意识的增强,公司从理念、管理、技术和机制上大力推进节能,努力打造资源节约型企业。他们不断淘汰掉线的设备,研发新技术、绿色新产品,从源头控制,推动企业技术改造和创新,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始终保持生产设备的高效性和先进性。工艺参数的优化和调整是先进生产设备的有力保证。低温染色工艺和短流程工艺的R&D和应用,不仅从源头上节约了能源,而且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缩短了产品开发周期,达到了节能减排的目的。 减少环境压力,降低成本。

滨州亚光把实施清洁生产作为公司发展战略之一,想从节能增效中获益。他们实施了高温污水热量回收、染色机筒体保温、冷凝水回收利用、空调风机叶轮改造及恒温控制、污水回收再利用等多个项目。,既实现了节能减排,又从节能降耗中获得了经济效益。

公司以国际大公司的标准和要求不断推进企业节能增效工作,成功实现了从“外力推动”到“自发需求”的转变。公司成立了以总经理为组长,各职能部门和生产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能源成本控制管理小组”,形成了自上而下共管节能降耗的良好氛围,走出了一条“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由于在节能降耗方面的显著成绩,公司获得了沃尔玛颁发的最高奖——能效提升项目杰出企业奖,在国际市场上树立了中国良好的企业形象。

龙符环能科技有限公司

在工艺技术国际领先行业中率先打造智能化。

“该项目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工艺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推广应用前景广阔。”日前,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在龙符华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担的“废聚酯瓶片生产再生聚酯BCF膨体长丝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鉴定会上,对最终鉴定意见进行了点评

2006年,龙符公司以一家小化纤厂起家。当时全球能源短缺史无前例,作为化纤原料的原油价格不断上涨,不断抬高化纤行业的成本。当时化纤厂产能只有3000吨,技术陈旧,产能落后。经过近两年300多项技术和原料试验及工艺调整,对设备进行了10多项重大改进,最终用废聚酯瓶生产100%涤纶长丝,彻底改变了涤纶长丝只能消耗原油的局面。目前,龙福环可逐步回收20万吨废塑料瓶,生产涤纶长丝、瓶片、毛毯、地毯四大类200多种产品。 可节约120万吨石油和170万吨标准煤。

同时,龙福环可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引进包括院士、长江学者在内的28个R&D团队,其中博士6人,硕士15人。公司先后建成省级企业技术中心、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研究中心、山东省再生聚酯纤维工程研究中心、山东省再生聚酯纤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工业设计中心、东华大学-龙符华能科技联合R&D中心等七大高端R&D平台。截至目前,公司拥有授权发明专利8项,实用新型专利13项,外观设计专利9项,其中5项技术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

结合国家提出的新旧动能转换,龙符将继续发挥科技创新优势,在行业内率先完成智能化建设。2016年以来,龙符华能投资2.5亿元对循环经济产业链进行整体升级,购置了高清数码印刷机、红外光学自动分拣系统、世界最先进的地毯织机等高端智能设备。今年2月,公司与万腾电子、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共同实施了新旧动能转换重大项目“高效环保再生聚酯智能制造新模式应用”, 总投资1.8亿元。通过新型智能制造模式的应用,最终建立了智能制造系统。预计新型号项目实施后,运营成本可降低30%,产品开发周期可缩短35%,生产效率可提高30%,不良品率可降低40%,能源利用率可提高30%。

汇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发展蓝色低碳经济

汇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原盐生产、盐化工、海水养殖为主业,集工程安装、科技研发、陆海物流、生物技术为一体的综合性、科学化、现代化企业。是山东省最大的海水制盐企业,山东省循环经济试点单位,山东省环境科学友好先进企业,中国盐业协会副理事长单位。公司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海洋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验基地”和“国家海洋化工高技术产业化试点企业”。

为实现新旧发展的动能转换,公司积极开展节能降耗、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延伸盐及盐化工产业链,重点发展蓝色生态化工、清洁能源等海洋新兴战略产业。面对原盐产量不断增加、市场疲软、产品滞销的现实,惠泰集团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健全技术创新体系,加快科研成果转化,实施名牌战略,在水产养殖、盐晒等现有产业基础上,调整提升传统产业。依托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创新平台, 并立足当地资源优势,坚持自主创新,加大科研投入,将多项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盐化工、水产养殖、制盐等领域。公司广泛开展产学研活动,积极与中国海洋大学、河北工业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等高校科研院所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打破了传统制盐企业单一的经营模式。积极实施多品种盐开发项目、海产品深加工及冷藏物流项目和“泰山学者蓝色产业领军人才团队支持计划”——海水卤水提取氯化钾及综合利用项目,形成了以海水为原料,以海水为原料,以海水为原料,以海水为动力,以海水为动力,以海水为动力,以海水为动力,以海水为动力,以海水为动力,以海水为动力,以海水为动力,以海水为动力,以海水为动力,以海水为动力,以海水为动力,以海水为动力,以海水为动力,以海水为动力,以海水为动力,以海水为动力,以海水为动力,以海水为动力,以海水为动力,以海水为动力,以海水为动力,以海水为动力,以海水为动力,以海水为动力,以 海水“一水多用”体系,培育原盐生产、海洋化工、水产养殖、水产品加工和物流四大主导产业,以原盐、溴素、钾镁卤水和精细化工为主要产业,以废弃物循环利用为补充。实现了科技创新、产业发展、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的有机统一。

为应对当前经济形势,惠泰集团调整产业结构,延伸产业链,实施新型清洁能源和生态化工两大园区建设,在现有制盐、水产养殖和盐化工技术改造的基础上,发展新兴战略产业。通过示范,汇泰集团将逐步形成技术创新支撑体系,建设海水资源综合利用、磷硫化工、氯碱树脂、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清洁能源等产业基地,打造以现代海洋化工、现代海洋生态旅游、新型海洋能源、港口物流业、现代沿海养殖业、现代海洋科技服务业为主导的有竞争力的企业。

翔驰控股有限公司

清洁高效打造全行业循环经济新模式

翔驰控股有限公司成立于1989年。旗下拥有翔驰粮油、龙口粮油、宇鑫生物、建元生物、翔驰热电、翔驰物流、翔驰地产等十余家子公司。其主要产品有世界著名的植物油、香池豆粕、香池蛋白、香池果糖和膳食纤维,其中香池蛋白出口美国和美国。“湘驰果糖”连续多年被可口可乐公司授予大中华区最佳战略合作联盟奖和最佳供应商质量奖(mainland China唯一),品牌影响力和经济效益始终位居中国同行业首位。

发展循环经济是当代社会实现“低碳微排放”的有效途径。作为循环经济的特色企业,翔驰早在2005年就开始发展循环经济。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在循环经济方面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基础和规模。目前已形成大豆精深加工、玉米精深加工、能源梯级循环利用、废水废气循环利用等具有湘池特色的循环经济链条。它以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为原则,通过原材料、主副产品、水循环和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形成了工业企业内部循环和外部循环的有机统一。2013年,公司顺利完成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单位验收,荣获循环经济试点示范单位称号。

在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公司始终将低碳生活、清洁高效纳入公司战略规划,不断加大绿色发展的力度。2016年投资5007万元建设污泥焚烧热电联产技改项目,投资8000多万元对1号脱硫塔和1号锅炉脱硝进行超低排放改造。2016年11月,超低改造完成,对改善博兴县及周边环境,减少大气污染起到了积极作用。

今年3月,翔驰控股有限公司被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和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准为国家级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单位。公司将围绕中水回用、沼气提质、沼气发电、大豆分离蛋白及其副产品综合利用等循环产业链,构建涵盖大豆精深加工、玉米精深加工、产能梯级利用、废水综合利用的循环经济标准体系,同时制定大豆精深加工技术和产品标准。

马龙重工业有限公司

践行绿色铸造理念打造马龙国际品牌

铸造行业既是装备制造业的基础行业,也是振兴装备制造业的重要保障之一,同时也是一个相对高污染、高能耗的行业。因此,绿色发展、节能降耗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基础,甚至关系到一个企业的命运。

马龙重工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位于惠民经济开发区。是能够配置从原材料生产到铸件生产、机械加工、防腐、物流配送全产业链的大型企业,以其强大的规模优势、技术能力和人才实力引领中国高端铸件的发展方向。目前,企业已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014001环境体系、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等多项认证,三大体系在各部门全面有效实施,确保企业稳定健康发展。

近年来,马龙重工倡导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的生产发展模式,以加强低碳环保合作为方向,利用风电行业的技术、市场和资源优势,扩大风电产品生产规模,进军海上大功率风电设备市场。作为大型铸造企业,公司一方面通过参观、学习、考察国内外先进同行,依靠技术改造,淘汰落后工艺,推动节能环保设备的更新换代。另一方面,不断提高设备采购的准入门槛,推出高精尖节能设备。他们投资4000多万元,自主研发投入100多台变频控制起重机, 并且节电率达到25%,提高了安全生产的保障,实现了节能增效的双赢。

马龙重工注重资源的回收和可持续利用。他们利用冶炼设备if炉和空气压缩机冷却产生的热水在冬季为车间供暖,从而淘汰了燃煤锅炉,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和环境污染。

节能减排是一项大工程,必须常抓不懈,任重道远。公司将继续以绿色发展为目标,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打造马龙国际品牌,真正实现“马龙来自中国,服务世界”的企业愿景。

鲁北企业集团公司

创新发展循环经济技术引领绿色未来

山东鲁北企业集团公司成立于1977年。经过40年的努力,以高科技R&D为驱动,以科技成果产业化为加速,立志打造中国路北低碳、生态、和谐、共享的循环经济模式。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实验工厂成长为资产200亿元、销售收入100亿元的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集团,成为全国首批循环经济试点单位和国家。

在40年的创业历程中,鲁北企业集团填补了国内外5项空白,获得160多项重大科技成果和68项专利技术,建成5套国家产业化示范装置,建立了5条循环经济产业链和滨州最早的上市公司,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石化科技进步一等奖等120多项荣誉和奖项。

近年来,鲁北企业集团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持续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科技创新撬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以技术进步真正解决传统产业高能耗、高污染问题,赢得了“夕阳”产业向“朝阳”产业的升级,取得了丰硕成果。脱硫石膏和钛石膏生产硫酸和水泥工业试验的成功和工业化运行,从根本上解决了周边电厂和钛白厂固体废物贮存发展的“瓶颈”,污染水源,堵塞后路, 也为该行业的污染控制提供了一个范例。烷基化废酸和钛白酸的高效高值化利用,解决了周边炼油企业和钛白企业废硫酸污染这一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为我国钛白产业发展打开了生机。拉长产业链,以高技术实现硫酸亚铁、工业磷酸、硫酸等低附加值产品的跨界转型升级,生产碳酸锂、磷酸亚铁锂、磷酸铁、钛酸锂、六氟磷酸锂等锂电池新材料,开启未来新发展。2017年1-4月,集团实现工业总产值31.61亿元,同比增长38.55%; 营业收入31.71亿元,同比增长38.34%;利税2.25亿元,同比增长49.63%。

目前,鲁北企业集团将继续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整合各方资源,打造五大千亿级产业集群。以新型绿色产业为基础,规划或开工建设了一系列新能源和化工项目,进一步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实现各产业上下游产品的有效对接,实现资源综合利用率最高。未来,鲁北企业集团将建设国家钛产业基地、海洋科技产业基地、高端化工铝产业基地、新能源电池材料基地、洁净煤利用项目和工业废弃物综合利用促进中心,打造国际知名的生态工业园区。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yumeng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友情链接:
网站首页  |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