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桃栽培技术——不同生长时期的果树修剪原则及目的
1. 幼树修剪原则
在樱桃栽培过程中,幼树期的修剪主要目的是促进树体生长,使树体结构合理,减少分枝,提高产量。对于幼树,应疏除过旺的直立主枝和主枝上的徒长枝,对保留下的主枝和主枝上的侧生枝以拉枝开张角度和刻芽为主。
主枝开张角度60-70度为宜,侧枝开张角度70-80度为宜,拉枝时要拉成一条线,切忌拉成弓形。刻芽一般在3月上旬芽萌动前进行,在主枝上以促发侧枝为目的。
2. 初果期修剪原则
初果期的修剪主要针对已经结果的果树,其目的是调整树体结构,促进主枝上结果枝组的培养。首先,逐步疏除过低、过密的主枝,做到各主枝互不影响;其次,适当回缩没有分枝以促发分枝。最后,对过弱的侧生枝进行回缩或短截复壮,对过旺的开张角度缓和长势促进成花。
3. 盛果期修剪原则
盛果期修剪的主要目的是改善冠内风光条件,疏除多余的直立枝、过密枝、重叠枝、交叉枝等,打开层间距以免扰乱树形、消耗营养。树高过高的及时落头开心用弱枝带头控制树冠高度。
云南食用樱桃在云南的种植历史悠久,产量丰富。云南食用樱桃基地云南俊坤苗圃,为广大用户提供物美价廉的食用樱桃。为了提高产量,果农一定要在樱桃采摘结束后不间断地进行叶面追肥,并在40天内及时施入基肥,不能等到秋季一次“算账”。
施用基肥时,要以有机肥为主,施肥量可根据树龄、树冠大小、产量高低及树势而定。一般每株樱桃施用50-75公斤有机肥。为了促进植株花芽分化,还要注意增施磷、钾肥及微量元素肥料。在施用基肥时,要结合土壤深翻对部分根系进行更新,以促发新根,增加树体营养积累,满足花芽分化对营养的需求。
中国樱桃栽培始于19世纪70年代,甜樱桃苗木经济栽培始于20世纪80年代,大面积推广始于20世纪90年代。甜樱桃属落叶乔木,树体高大,产量丰富。通过不同途径引进了世界各地的品种,如那翁等。甜樱桃苗木经济栽培的推广,使得我国甜樱桃产量逐年上升,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