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追求全接触和残端承重的目标,是为了确保残肢的动脉、静脉和淋巴循环不受影响,同时保证神经传导不受阻碍。没有全接触和残端承重的接受腔,可能会导致慢性血液循环障碍,进而引发残端肿胀、水疱和慢性溃疡,特别是在接受腔口型处出现严重的皮肤变化。
残肢丧失了承重能力,只能通过上部更紧的口型来承重,以形成循环。在残端承重的初期阶段,残肢末端软组织会快速萎缩,从而降低接受腔底对残肢末端的压力。在假肢装配的初始阶段,应对接受腔底部不断进行适配,以适应残肢末端形态,实现很大程度的残端承重。
假肢的优势在于它可以帮助残疾人与正常人一样工作、学习和生活。随着信息科学、传感技术、材料科学及其相关科学技术的发展,假肢的性能得到了很大提高,假肢技术的研究也取得了很大进展。
假肢技术的基本特点包括改良的悬吊方式。现代假肢采用了全接触式的符合人体解剖形态的设计,小腿假肢的接受腔口型利用了膝关节的突起部分,一般不需悬吊装置即可固定。
假肢技术的基本特点是在可选择的条件下,尽可能地保留残肢的长度。假肢的人工关节,特别是膝关节是假肢复杂的部件,也是假肢功能多寡优劣的关键所在。假肢的优势在于在踝关节的设计上由过去的单向运动(趾跗方向)改变为可同时实现侧向运动,称为“万向脚”,以适应截肢者在不平路面的行走和活动量较大的运动。
此外,手术后越是早期的残肢,皮肤产生溃疡的机会越大,残肢残绕的技巧越需谨慎。如果截肢者在弹绷缠绕之后有任何不舒适的感觉,不可忍耐,应当马上将弹绷松开。这种情况在患者尤其明显。所以截肢者在刚学会自行包扎弹绷的时候,大约每隔一到二小时之后,便应当松开弹绷并详细检查残肢皮肤状况。
在弹绷包扎期间,残肢的骨骼突出部份不应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