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5月17日讯(记者李佳璘)“2018年,新修订的《中小企业促进法》开始实施,其中明确提出'国家支持中小企业在R&D、生产经营管理中应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手段,创新生产方式,提高生产经营效率',工信部将继续实施'互联网+'。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王江平在日前举行的“2018中小企业信息服务信息发布会”上表示。
据介绍,今年是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工程实施的第十三个年头。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在牵头建设和完善政策信息综合发布互联网平台。依托“互联网+”中小企业平台,建立政府、社会中介机构、企业合作机制,加强资源对接和信息共享,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手段纵向打通国家、省、市、县政策资源信息通道,横向收集跨部门、跨行业的创业、创新、金融、市场、维权等各类政策信息。它旨在帮助中小型企业了解, 通过提供政策解读、推送、导航等服务来使用和享受政策。“为此,工信部中小企业局将重点推动信息服务提供商为中小企业提供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和服务,推动中小企业向云端迁移,进行智能化改造,推动信息服务提供商与当地中小企业合作。相关工作。”工信部中小企业局局长马湘辉说。
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阿里巴巴、北京网库等16家大型电信运营商、信息服务商和专业服务机构参与了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在全国建立了近5000家服务机构,服务人员14万人,专业合作伙伴超过5000家。同时,支持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工程的资金及时到位,活动丰富多彩。其中,企业投入资金约180亿元,地方各级财政支持3亿元;全年组织宣传培训和信息化推进活动1万余场,参与人数240余万人,与地方政府部门签订合作协议874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