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京津冀蓝皮书信息发布会。学校供图
人民网北京8月22日电日前,2023京津冀蓝皮书信息发布会在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举行。会上发布了《京津冀蓝皮书:京津冀发展报告(2023)》(以下简称报告)。
据悉,报告在分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内涵、基本特征和主要功能的基础上,从理论上探讨了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对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影响机制,分析了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在实践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需要突破的关键问题。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校长吴卫星表示,CBI愿意继续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搭建研究平台和学术交流平台,与各方一道,共同谱写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新篇章。
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党委书记杨表示,京津冀对于提升中国在全球配置资源的能力,特别是作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全球物流中心、全球金融中心,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北京市发改委党组成员、一级巡视员、北京市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刘回顾了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历史背景和工作思路,并就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新变化、新内容、新要求做了详细介绍。
在信息发布环节,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都市经济社会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叶发表了题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的总报告。叶表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既是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科技强国的核心引擎,也是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突破口。
叶表示,报告不仅探讨了京津冀城市群创新核心城市与腹地城市互动、创新共同体、创新资本流动空间、创新网络建设等方面的进展和成效,还深入分析了京津冀创新能力、创新效率、科技成果协同转化、绿色创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等方面的进展和成效,还分析了京津冀科技创新发展及其在京津冀区域的地位和作用。(李、实习生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