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传统商业市场痛点
互联网的兴起催生了电商平台,消费市场的电商比较好,而商业市场的电商就没那么快了。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网络处处长闫清华认为,商业市场是一个细分市场,传统的销售模式一般采用直销和分销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但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一些标准化、透明化的产品更适合互联网,企业网购市场应运而生。
京东副总经理李静。COM大客户部及商业市场部总经理透露,JD.COM平台上有各种大中小企业的商业采购案例,商业市场增长迅速。很早以前就有企业建议JD.COM尝试,JD.COM也觉得这是一个新的机会,但他知道商业市场不好做,没有马上进入。而是进行市场调研,分析如何通过互联网的优势弥补传统商业市场的不足。
在分析了客户端和厂商端之后,李静认为JD.COM必须是一个开放的平台,才能很好地连接客户。JD.COM希望倡导创新、传承、分享,通过线上线下的结合,让一些线下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在线上得到更好的解决。JD.COM强调共享,因为上游、中游和下游的制造商彼此擅长。JD.COM希望通过JD.COM平台形成共享合力,充分发挥我们的共同优势,服务客户。
相比线下渠道,电商平台有成本和物流优势,可以发挥长尾效应。总经理李悦君指出,企业通过电子商务采购的成本相对较低,物流优势更加明显。他举例说,线下分公司、代理商、集成商在每个渠道都需要多个样机来推广产品,而商用产品,比如一台98寸的商用电视,就要10万元。如果线下渠道的产品展示要求高,企业就要把这部分成本转嫁给客户,而电商展示就节省了这部分成本,让商业产品的价格更好。另外,康佳对物流没有控制力,有些物流配置比较尴尬。比如康佳之前有一个一万台电视的单子。由于配送时间和地点分散,物流配送效率低下, 而且一年都没有交付。物流是电商平台的强项,可以解决康佳的一些痛点。
其次,电商平台也可以解决产品太多,空间有限的问题。惠普商用pc产品部渠道业务高级经理任表示,惠普在传统大客户方面有很好的增长趋势,但惠普也想拓展前景广阔的中小企业市场,希望通过电商平台了解用户的需求,拓展这一市场。
“不逆势”才是明智的
面对“互联网+”形式下商业市场电子商务风起云涌的趋势,供应商是什么态度?
任指出,惠普的传统销售模式——代理和直销体系已经很完善,但随着电子商务行业的快速发展,惠普也在根据自身情况不断学习和调整策略。“现在我们拥有一系列线上产品线,包括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涉及全系列软硬件产品,并形成了一系列完整的解决方案。”
同时,任还透露,惠普组建线上团队,并匹配相应的营销投入,拓展线上业务,进行转型。现在惠普也在接触电子商务,逐步发展b2b业务,相信未来应该会有更深入的合作。
李悦君表示,商业业务已经把线上作为一个重要的销售分支,并有相应的线上团队。个人看好京东。COM的线上b2b销售平台,并认为按照电子商务的发展规律,这一定是一条很有前途的路。“我们的产品上线一个月,就有几千台电视的订单,销售额达到几百万元。现在我们在JD.COM做了一个网上旗舰店展示。而且通过这个平台,我们发现高价值、大尺寸的产品,比如84寸、98寸的大屏产品,在这里确实有不错的销量,下一步会进一步加大线上销售。”李悦君说。同时,他也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传统厂商上线。
闫清华总结,作为企业采购电子商务的先行领域,商业产品销售的电子商务化是大势所趋。这两年b2b电商做得好的公司肯定会出现。对于企业来说,“不逆势”是明智之举。
商业市场的电商之路还很长。
闫庆华指出,目前商业产品的电商销售比重较低,b2b交易发展不如b2c迅速,因为b2c产品基本标准化。但是b2b市场的一些非生产性的材料可以标准化,可能形成电子商务的第二次热潮,率先发展。此外,闫庆华提到,商业产品电商化比例低也是因为企业自身因素,因为传统采购模式相对成熟,很难打破现有的利益链条。而且与个人购买的决策过程不同,企业采购需要层层审批,供应商怕不了解b2b电子商务的规律,所以还是采用传统的方法。
李晶说,JD.COM在涉足之初就发现商业市场“水很深”,除了各种外部因素外,还有自身“修养不足”的原因。与一般市场相比,商业市场的客户对产品和服务的要求更高。“因此,为了更好地做好商业化,我们正在一步一步地改进我们的产品和服务,并在探索中前进。”
当然,作为一个电商平台,你也可以利用大数据的优势,利用一些线上的手段,帮助企业客户梳理他们庞大而复杂的需求,帮助简化他们的采购流程,尝试用通用的手段收集产品。在传统渠道被普遍认为最具优势的服务领域,李晶表示,电商应该采用“参考+推广”的模式为客户提供售后服务,继承和引进线下渠道的优秀服务,并根据JD.COM配送的优势进行改造升级。“利用线上手段,在商业市场形成良好的交易闭环,这条路还很长,需要更多的时间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