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心中,物质“以高代低,以薄代厚”是理所当然的。其实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我们以304、304L、304H为例来说明:一般来说,304L比304含碳量低,耐腐蚀性能好,可以代替304材料使用。304L符合304的要求是真的,比304好。看似可以自动替代304,但从机械性能上看,304的强度要高于304L。按304设计时,换成304L会造成强度不足。另外,中国压力容器标准GB150-1998第4.1.6条规定,当奥氏体不锈钢的使用温度高于525℃时,钢中的碳含量应不低于0.04%。因此, 认为可以用304L代替304L是错误的。能不能用,跟使用场合有关。而且按照规定,我们谁都没有“代用材料”的权利,只有原设计部门才有“代用材料”的权利。
316L因其优良的耐蚀性而广泛应用于化学工业。316L也是18-8奥氏体不锈钢加2~3% Mo的衍生钢。在316L的基础上还衍生出许多钢种,如加入少量Ti衍生出316l,加入少量N衍生出316l,增加Ni和Mo含量衍生出317L。
市面上现有的316L大部分都是按照美标生产的。钢厂出于成本考虑,一般会尽量限制产品的Ni含量。美标规定316L的Ni含量为10~14%,日标规定316L的Ni含量为12~15%。按照标准,美标和日标的Ni含量相差2%,价格相当巨大,所以客户在购买316L产品时还是要看清楚,产品是参考ASTM还是JIS标准。
不锈钢管件:通常由含铬、镍等合金比例较高的碳钢管件制成,含量比可达20%以上。
不锈钢管件中常见的钢种有:304、304L、321、316、316L和1Cr18Ni9Ti。前者用数字表示的钢种为日本和美国钢种,后者(1Cr18Ni9Ti)为国产钢种。下面以钢的牌号的数值表示为例说明几种不锈钢成分之间的关系:作为一般的理解,也为了方便初学者记忆,我们可以这样想(但不是很准确):
304-基本钢种,仅含(C0.08%)、铬(约18%)和镍(约9%)。
超低碳C (C0.05%)的304L - 304称为304L。
321 - 304钛(~0.5%)
316 - 304钼(~2.5%)
超低碳C (C0.05%)的316L - 316称为316L。
不锈钢的强度和韧性在各种钢材中是非常好的,其突出的优点是耐腐蚀。化学造纸等腐蚀性场合必须使用不锈钢,当然其成本也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