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创业不是跟风。不要盲目追求概念。
创业真的是一件很辛苦的工作。
最后能不能成功也是复杂多样的,比如资本,市场,产品本身,自己能不能坚持下去等等。
我们都知道,在互联网时代,很多新词受到追捧,比如VR、AI,这些都是目前非常热门的概念。这些可能是很好的创业方向,很多风投也喜欢。我特别期待这些领域出现好的应用产品。
但是创业不是跟风。
我们以VR为例。如果你在三年前开始创业,这可能是一个好时机。你有机会获得投资,有机会成功。但是到了今天这个阶段,除非你有很强的背景,比如BAT,高管背景,很强的积累,一旦你进入会场,你会发现你面对的是成千上万个和你一样的竞争对手。
所以,在和正在或打算创业的朋友分享经验时,我经常给出的建议是:不要盲目追求概念。
对于创业者来说,还是要明确自己想做的产品和服务,现在是否会出现在未来,这样的产品和服务能解决什么问题,自己能不能用,周围的人能不能用。
2.企业家的“洪荒之力”应该用在哪里?
现在人们常说资本寒冬,VC对创业项目的投资会越来越谨慎。很多创业者因为得不到融资,日子很不好过,经常感叹:“宝宝苦啊。”资本环境好的时候,你可能靠讲故事取胜,但是在资本相对冷静的市场,创业还是要回归商业本质,看你的创业项目选择或者产品开发,看你的执行力。
如果是成熟企业的内部创业或者孵化,我建议一个阶段确定一个创业项目是合适的,至少一年以内,而不是太多。
因为选择了这个项目,就要全力以赴。
只有保证足够的内部支持,保证资源的供应,保证各部门对这个项目的支持,才能成功。
比如我们内部孵化转移项目,上线以来发展很快。我们希望转转长期成为大家手机里的必备APP,所以今年整个58集团都会用“洪荒之力”来支持转转的发展。
3.“网络名人”是一个中性词。
最近,一些朋友经常开玩笑说老姚是“网络名人”...我觉得“网络名人”是个中性词。
对于创业者来说,往往是在做2C。一般情况下,不太可能直接和用户面对面交流。
归根结底,用户关心的是你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是不是他们想要的,所以任何问题都要回归到你的用户体验上来。所以,总是需要借助直播等平台或者电视、媒体等媒体与用户进行沟通。
所以,当创业者不断感叹“宝宝苦”的时候,不如试试“谢谢宝宝”。
其实这也没什么不好。首先,你可以让更多的人知道和使用你的产品;同时也可以倾听用户的感受和建议批评;然后改进产品,更好的解决用户生活中的痛点。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成为“网络名人”也是一个创业者必备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