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对水产养殖生产的影响:
(1)昼夜温差大,鱼塘底部差,容易淹底,导致养殖动物浮头淹塘;
(2)水温适宜各种病原生物的生长繁殖,如细菌、病毒等,水生动物容易发生各种疾病,如烂鳃、出血等。
(3)水质不稳定。很多养殖水体太稠,氨氮等有害物质含量过高。水质问题严重,部分鱼塘严重封闭,甚至毒杀死鱼;
(4)水温相对适宜,投喂量充足。如果投喂量过高,容易导致养殖动物消化负荷过重,经常出现肝胆肠问题,肠道肝胆疾病。近年来,轮虫、指环虫、钩端螺旋体病、细菌性烂鳃病、出血性疾病、肝胆综合症等。在很多养殖户鱼塘的草苗中爆发,草鱼出血病受千年影响最大。
预防和控制措施:
1.及时调整水质。可以换水,补充淡水,保持池塘水质良好,溶解氧充足。适当使用聚芯生物公司研发的微生物制剂和水质改良剂来调节水质。在我国南方,养殖池塘的表层水温仍能达到较高的温度,不利于大多数养殖品种的生长。要适当提高池塘水位,既能使水温适合水生动物生长,又能保持水质相对稳定。
2.加强饲料管理。以确保饲料新鲜,不会变质。确定每日投饵量后,应根据天气、水温、水质、鱼的摄食情况合理安排投饵量,尽量减少残饵的产生,鱼病治疗时应适当控制投饵量。
3.科学使用增氧机。通常每天凌晨开启增氧机一段时间,中午再开启2-3小时,促进水的上下交换。通过曝气器的搅动,上层溶解氧高的水到达底层,保证整个池塘上下两层溶解氧的平衡。经常开启增氧机还可以打破水体的温度分层现象,使养殖品种处于适宜的温度范围。
4.适当的营养补充。高温期是水产动物疾病的高发期。饲料中定期添加多维、三黄粉、多糖,增强水产动物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水产养殖尾水处理系统的优点是:
1、因地制宜,结合公司的地形,所以投资成本低。
2.运行管理简单,运行成本低,处理过程能耗低。
3.污水处理效果稳定可靠,特别是富氧固定生物菌群挂帘的先进技术保证了水体的良性氮循环。
4.整个尾水处理系统的组合具有先进性和针对性。
5.地形因为裸露的设备少,可以有很好的景观效果,而且不会破坏当地的地形。
6.整个尾水处理系统中的净化过程是:水资源循环利用,营养物质多级利用,具有可持续的经济效益。
人工湿地尾水处理模型
该模型在池塘中建立人工水生态系统,利用内部基质、植物和微生物的协同作用,通过物理和生物处理去除或减少水中的污染物。人工湿地应用于水产养殖尾水的处理,可以实现水产养殖尾水的回用或达标排放。
工艺流程及处理要求:主要包括生态沟→沉淀池→人工湿地(复合人工湿地)→养殖池塘(外水域)。处理后水质达标排放或回用。
水产养殖尾水处理设施单位面积比例:人工湿地一般要求其总面积达到待处理水产养殖总面积的10%以上。
适用于50亩以上集中连片淡水池塘的养殖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