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比。com报道,在1月13日的全球B2B生态峰会上,B2B事业群总裁吴敏芝发表了题为《转型升级中的阿里B2B业务》的演讲。吴敏芝认为,阿里巴巴正在构建的是我们在互联网时代新的社会化分工,在不改变企业思想的情况下,帮助内外贸客户更好地做生意。
大家好!峰会接近尾声,我相信这两天的信息量是非常巨大的。听了今天上午的分享,大家应该对阿里巴巴B2B今天在做什么,我们要做什么有了非常清晰的认识。我借此机会做一个简短的总结。
我们这里主要负责两个B2B业务。针对不同的客户群体,一个是我们一直在做的,帮助中国的出口企业提升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从而帮助中国继续提高出口份额。在这里,我想通过对于勇的介绍,大家应该很清楚了。简单来说,其实我们是希望通过外贸领域与政府监管的独特联系,把中国供应商和卖家的所谓信息和数据串起来之后沉淀下来。基于大通报关退税后的信息,可以存入整个供应商的征信系统。基于这些征信系统,我们现在开发了我们的新产品叫做(TA),实际上是从买家的角度为买家提供交易保障和服务的产品。在这样的产品下,久而久之, 我们可以通过ta积累买家的数据。所以最终我们的业务沉淀了全球中小企业的数据。而当我们能够积累买家数据的时候,这才是对中国外贸真正的帮助。
其实对于平台来说,一个买家也是他所在国家的中小企业,任何国家服务中小企业的成本都是非常巨大的。并不是说中国政府不能为中小企业服务。任何一个国家的政府想要为本国的中小企业服务,都是很难操作这个成本的。今天,一个偶然的机会,因为进出口的跨境贸易,也因为整个贸易环节已经沉淀在一个平台上,我们突然发现,我们今天的平台其实开始具备了服务其他国家中小企业的能力。我们如何提供服务?因为它的数据今天沉淀在我们的平台上,我们可以和他国的其他金融机构,和他国的各种服务机构合作,为我们所谓的中国供应商的买家服务,也就是说, 其他国家的中小企业。
所以我觉得,从长远来看,这条路会越走越宽。就中国外贸而言,我们原来的竞争优势是劳动力成本。当原材料成本的价格优势逐渐丧失时,我们必须让中国企业培育新的竞争优势。当我们没有新的竞争优势时,中国出口的海外买家很可能会将其购买力转移到其他市场,如印度、越南、巴西等。所以我们很幸运,当互联网时代到来的时候,我们有了新的力量,我们为中国的出口企业构建了新的竞争优势。这是我们这两天讲的。我们在外贸跨境电商方面做了怎样的思考和实践?
让我们回到今天我们庞大的市场,也就是中国国内的B2B市场。刚才,刘飞也做了非常详细的解释。总的来说,我觉得内贸很简单。我们只需要想办法找到所有最好的、真正的在中国生产商品的企业,为他们服务。如何为他们服务?让他们专注于生产、研发,把销售、品牌、分销交给他们,把各种杂事交给阿里巴巴,阿里巴巴会连接所有生态物种为他服务。所以对我们来说,我们中的一个应该考虑如何找到这些好的来源。
现在大方向可能是几个。我们认为中国消费者最需要什么?作为一个城市居民,或者作为中国的消费者,相信大家都有同感。我今天最想买什么?要么是海外进口货,要么是农村最原始的货。所以这些东西是我想要的。今天,在我们的1688市场,我们的主要业务之一是进口。同时,整个阿里集团三大战略之一的农村淘宝也在我今天的业务中。所以今天我也有机会把很多非常好的产品放到中国的农村,但是今天有一些好的机制和平台阻止了这些产品脱颖而出,所以消费者找不到好东西,好东西找不到消费者。我们要构建的是整个中国的信用体系和农产品体系,让好的产品不断涌现,找到好的消费者,找到好的价值。举个例子, 在我们和四季青合作的云市场,看到杭州很多人都知道四季青。从我在杭州读书开始,我就知道身边很多人都去四季青买衣服,但那时候我们都认为四季青的衣服是廉价的代表。这次去四季青是因为云市场的合作,我发现我错了。那天我去了他的两栋楼。事实上,里面有许多非常好的衣服。看到很多款式的时候很惊讶。我发现我在国外买的很多衣服在质量和款式上都不如这些衣服。我当时就在想。为什么平时看不到这么好的东西?我的意思是,这些东西在哪里卖,这些东西在哪里,通过什么渠道出去。这就是我们云市场未来要做的事情。如何通过一个机制在中国找到一个好的线下产品,让它去它该去的地方?
同时我们还看到了什么?很多事情都在里面联系着。大家都知道广交会上很多商品会让你惊喜。为什么?因为在广交会上,今天中国厂商出口到欧美、日本的很多商品,在质量、设计、研发上都达到了非常惊人的水平,而这些东西是普通人和中国市场看不到的。为什么?前几年外贸难的时候,我们发现很多外贸客户跟我说我要转型做内贸,但是三四年过去了,这个声音只是一个声音,并没有落地。为什么?因为这还是要回到企业的心智模型。作为一个外贸人,他喜欢简单,他喜欢很多货进来。反正我就一票了之吧。今天, 我让他做国内的整个内贸渠道。我要管理很多业务人员,一个个去市场。然后还要和很多人应酬,吃喝。他认为这不适合他。所以虽然他有非常好的东西,国内也有很大的需求市场,但是这样的运作模式让他觉得最后还是望而却步,不敢进入国内市场。所以今天阿里巴巴1688想明白我们能做什么,怎么做的时候,突然发现有一天所有内贸企业都可以做外贸,有一天所有外贸企业也都可以做内贸,而且习惯上不用做任何改变。经营自己的事业不需要做任何精神上的改变。那么,是谁在it领域做出这种改变呢?今天,阿里巴巴带来了许多生态伙伴, 我们创建了这个平台来帮助他们,帮助他们将供应市场和需求市场结合起来。
所以我觉得我今天在国际上列举了很多中国和农村非常非常好的货源,没有办法走到我们今天的消费市场。但是这些货源有了,怎么才能让它们走向中国的消费市场呢?因为我们是做B2B的,我们淘宝今天在中国做了很多来自中国的好产品,他有机会直接接触中国的消费者。但毕竟有大量的消费者,他们也线下购物,线下有大量的实体零售店。他们也是活在今天,也有他们的合理性。那么如何帮助他们呢?我们认为,如果我们将来在这一领域,我们可能会有两种方式。一种方式是建立一个在线所谓的帮助在线淘宝卖家,在线微信卖家和在线微博卖家, 从而让这些微信商家淘宝卖家获得稳定的优质货源。这就是我们今天所思考的。我们可能会和很多软件公司合作,我们可能会和很多第三方合作。我们会培养一批人去运营,去赋能这些淘宝,这些微店的操盘手。他们只需要想办法管理和维护这些客户,我们会帮他做工具、货源、物流、仓储甚至资金支持,这样我们就可以把线上2C电商体系中的B2B连接起来。
线下零售店呢?昨天也讲了。这次还公布了线下城市合作伙伴。我们将在中国一至五线城市培养一批城市合伙人。通过我们今天的赋权,他们将为谁服务?他们到服务线下的零售店,把我们今天进口的好货,我们在国际上看到的好货,我们在农村看到的好货,我们在四季青这样的专业市场看到的好货,通过这样的团队送到千千数千家线下零售店,让他们今天足不出户就能拿到最好的货。他们要做的就是利用他们的平台,利用他们的能力,管理他周边辐射两三公里范围内的所有他的目标客户和消费者。他如何培养自己店铺的诚信,如何服务和运营周边半径覆盖的消费者?这是他以后要做的。
所以我觉得大家听了之后,明显感觉到阿里巴巴在构建的是我们在互联网时代新的社会化分工。我们会有更精细的分工,这样的分工就是让我们整个供应链在互联网时代。这是我刚才简单分享给我们所有团队的。我简单总结一下。在这种情况下,阿里巴巴为什么有这么大的信心做到今天?第一是大家今天看到了我们优秀的团队,任何人都必须做任何事。16年的今天,我们培养了一批懂B2B,热衷B2B的人。他们今天有这样的能力,他们今天有理解B商业思维的能力,所以他们今天会带着他们的团队去做。今天还见到了我们的HR,我们的政委分享了阿里巴巴的文化。也许阿里巴巴的价值观,阿里巴巴的文化不再只是阿里巴巴的价值观, 但它可能成为新商业文明下互联网+中+B2B整个生态链中所有人的一种价值观和文化。只有我们共同认可这些文化和价值观,我们才有机会完成如此庞大的项目和如此艰难的工程。当然,我们今天已经迈出了这一步。
我就简单总结到这里,我们每年都会有机会向大家汇报和分享,看看我们每年都走了多少,进步了多少。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