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互联网+信息平台建设提升防灾减灾能力新闻发布会

   2023-08-19 170
核心提示:今年台风期间, 互联网加防灾减灾信息平台为省防汛指挥部和省水务厅提供了37条水情简报数据,帮助分析降水和来水情况,使水利工程有效发挥拦洪、削峰、错峰作用,科学防控江河洪水威胁。在领导的统筹布局下,海南立足于5个100%安全的工作目标,整合共享36个厅局涉灾信息数据,构建多级多部门业务协同、全省上下联动、面向公众服务的互联网+防灾减灾信息平台,并作为省政务信息共享12大主题之一向习近平总书记和韩正副总理进行了演示汇报,得到习近平总书记和韩正副总理的肯定。二是进一步梳理整合现有信息预警资源,以可靠、实用、实时


  强化互联网+信息平台建设提升防灾减灾能力新闻发布会

  (2018年11月16日)

  

  

  陈德皎(海南省防汛防风防旱总指挥部办公室主任):

  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上午好!我是今天发布会的主持人和新闻发布人、省三防办主任陈德皎。欢迎大家来参加今天上午的新闻发布会。

  今年4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海南视察、出席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之际,在海南省政务数据中心大厅,察看了互联网+防灾减灾信息平台展示,并对海南在防灾减灾信息化方面提出了特别的嘱托。7月份,韩正副总理到海南调研时,也专门了解了互联网+防灾减灾信息平台的建设情况。互联网+防灾减灾信息平台从建设初期到推广应用阶段,得到了刘赐贵书记和沈晓明省长的密切关注和亲自指导,目前为我省防灾减灾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今天,我们在这里举办新闻发布会,目的是在全社会推广应用互联网+防灾减灾信息平台,充分发挥信息平台的技术支撑作用,提高政府部门防灾减灾指挥决策科学性和公众防灾减灾服务便捷性,从而推动海南防灾减灾能力的提升。

  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领导有:省应急管理厅古远新副厅长、省三防办陈武督察专员,省水务厅建管处陈佳副处长,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陈成豪局长,省气象局气候监测中心吴慧副主任。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有两个环节:

  第一是介绍强化互联网+信息平台建设提升防灾减灾能力有关情况,第二是记者提问环节。

  下面,首先,由我来介绍强化互联网+信息平台建设提升防灾减灾能力有关情况。

  在此,感谢媒体长期以来对三防工作的理解、关心和支持。我介绍四个方面的情况

  一、新时代防灾减灾理念

  近年来,我省始终坚持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两个坚持、三个转变”防灾减灾理念,不断探索推动我省防汛决策由经验判断向科技手段支撑转变。

  2015年,省委书记、时任省长刘赐贵到省三防办调研时,就提出要全面提升我省“三防”管理水平和“三防”指挥能力,充分利用互联网等现代管理手段,让广大人民群众在自然灾害面前耳聪目明、心中有数,防范到位。

  2017年,省长沈晓明在省三防办调研时,进一步要求加快推进互联网+信息平台建设,将“互联网+”信息平台做成各委办局之间信息共享的样板。

  在领导的统筹布局下,海南立足于5个100%安全的工作目标,整合共享36个厅局涉灾信息数据,构建多级多部门业务协同、全省上下联动、面向公众服务的互联网+防灾减灾信息平台,并作为省政务信息共享12大主题之一向习近平总书记和韩正副总理进行了演示汇报,得到习近平总书记和韩正副总理的肯定。

  二、建设完善防灾减灾信息平台措施

  今年4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察看互联网+防灾减灾信息平台时,特别嘱托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强化互联网思维,善于利用互联网优势,着力在融合、共享、便民、安全上下功夫,推进政府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精细化、公共服务高效化,用信息化手段更好感知社会态势、畅通沟通渠道、辅助决策施政、方便群众办事。

  省水务局专门组织召开专题会议,进一步研究完善互联网+中的防灾减灾信息平台,今年从五个方面下大力气完善。一是努力便民,建设了“海南防汛防风防旱”微信官方账号,及时推送防灾动态,让群众实时掌握最新台风路径、周边防汛建筑物、易涝点位置,方便群众自主避险。二是在便捷性上下功夫,进一步简化平台的界面和操作流程,每个用户都可以手机一键上报灾害险情,让每个人都是“预报员、宣传员”。三是在实用性上下功夫。平台根据省三防预案应急响应启动条件,构建了应急预警机制,自动发送预警通知,将应急响应流程流程化、规范化、可视化,自动跟踪各项任务完成情况,做到“提前预防,不留痕迹”。四是在实时上做了努力,对老遥测站进行了全面升级,采用双通道通信机制,保证台站在恶劣天气条件下仍能按时上报数据。第五,在历史记录上下功夫,对1956年以来整合在平台中的历史台风、降雨、水情、物资等数据进行整理挖掘,形成历史台风档案, 这将为今后类似台风的对比分析提供依据,使防台工作更加科学、准确。

  三、互联网加防灾减灾信息平台应用效果

  2018年,在各级领导高度重视、互联网+防灾减灾信息平台为我省三防工作提供科技支撑的有利条件下,我省洪涝灾害直接经济损失5.9亿元,比去年减少2000万元,无一人因灾死亡或失踪。互联网加信息平台的视频会商、水库视频监控、洪水监测预警等功能,为三防有序开展,特别是水库科学调度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年台风期间, 互联网加防灾减灾信息平台为省防汛指挥部和省水务厅提供了37条水情简报数据,帮助分析降水和来水情况,使水利工程有效发挥拦洪、削峰、错峰作用,科学防控江河洪水威胁。

  以大广坝水库和松涛水库为例,今年大广坝水库受到了两次大洪水的影响。在第9号台风“申珊”和南海低压天气共同影响下,水库拦蓄洪水5.85亿立方米,削峰率100%。受16号台风“碧碧嘉”影响,入库洪峰流量3716.88 m3/s时,出库流量330 m3/s,削峰率91.1%。松涛水库提前开启5孔闸门进行预泄,最大预泄流量达到800立方米每秒。预泄历时46小时,总泄量5364万立方米,腾出蓄洪空间。

  防灾减灾信息平台为近年来三防工作取得的成绩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此外,今年三防工作取得的成绩还得益于三项措施:

  一是严格落实三类责任人,完善三项防汛措施。国家防总、水利部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水库防洪安全管理工作。为确保水库大坝安全,我省严格落实鄂竟平部长在全国水库安全防汛电视电话会议上提出的“三项措施、三类责任人”要求,即每座小型水库都要有雨情预报系统、运行调度预案和大坝防汛应急预案,要有行政责任人、技术责任人和巡查责任人。提前调整了省防指和市县防指,充实了组成单位和人员。在洪水季节到来之前, 省防总及时公布全省小型水库防汛责任人名单,督促各市县进一步细化并公布防汛责任人名单,主动接受社会监督。省防总及时举办2018年全省三防负责人培训班,指导各市县加强基层防汛指挥人员培训和责任落实,并派专家到各市县指导授课。全省共培养各级防汛领导和专业技术干部3000多人。

  二是成员单位团结协作,凝聚防汛防风合力。省防总今年加强了有关厅局联合防御的工作,成员单位数目由37个增至39个。我们先后联合省国土资源厅、省住建厅、省国资委、省旅游委、省气象局、省渔业厅等部门,对山洪地质灾害、城市洪涝灾害的防范,还有风雨水情监测、中央企业的安全度汛、渔船渔民安全、汛期旅游安全、水库、水电站的安全度汛等方面的工作,做出了专门的部署安排。

  相关部门结合自身实际,强化责任落实,聚焦关键环节。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加强专业救援力量建设,在参与危险地区群众转移和抗洪抢险中充分发挥中流砥柱作用。

  三是加强预测预警,积极应对风雹灾害。省防总24小时值班,实时监测全省雨情、水情、旱情,及时组织相关成员部门分析会商,安排部署防汛防风工作。共启动防汛防台风ⅳ级应急响应3次、防汛防台风ⅲ级应急响应4次,先后发布通知62份。共派出15个工作组,帮助指导市县开展防汛防台风工作。各市县加强预报和应急值守,积极做好局地暴雨、江河洪水、山洪泥石流、台风影响和城市内涝防御工作,提前转移危险区域群众50多万人, 确保人民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

  气象部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加强关情、雨情预报预警,为防汛防风提供有力支撑。通信部门提前向移动用户发出温馨提醒。在台风山竹期间,共向2174万移动用户发送了4348万条提醒消息。省防总在贝比嘉防御期间首次召开新闻发布会,在山竹防御期间再次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发布台风最新动态,通报防御工作最新动态和下一步工作计划,回应社会关切。

  在此,我仅代表海南全体三防工作人员,对广大新闻媒体工作者,在舆论正向引导,防汛防风信息发布,以及对我们的工作监督等方面,所付出的努力和帮助,再次表示衷心的感谢,也希望你们在以后工作中继续给予大力支持。

  四、机构改革背景下,防灾减灾信息化建设的探索

  习近平总书记10月31日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深刻认识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的重大意义,加强领导,做好规划,明确任务,夯实基础,促进其同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推动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健康发展。在科技的新要求和机构改革的大背景下,我们将针对防灾减灾信息化建设作出以下探索:

  一是推动防灾减灾信息实时化向智能化发展。我省的防灾减灾信息平台已基本实现了实时化,下一步要探索逐步向智能化方向发展,充分应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应用等新兴技术与“互联网+”思维,使防灾减灾插上智能的翅膀。

  二是向乡镇基层推广互联网加防灾减灾信息平台。目前,互联网+的防灾减灾信息平台已经延伸到市县一级。在此基础上,不断加强培训宣传,将信息平台延伸到乡镇基层,真正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

  第三,加强互联网加防灾减灾信息平台的公共服务。在整合完善现有信息服务手段的基础上,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与公共媒体的信息联动,通过建立多种服务方式和内容信息,打造统一的服务入口,深化公共服务,为公众提供无处不在的便捷服务。

  新华社记者:

  在水文预报方面,我们采取了哪些措施来提高水文预报的准确率,在防汛中发挥了什么作用?

  

  陈(海南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局长):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为服务全省防汛防风抗旱工作,海南水文从注重水文信息报送,不断发展完善水文预报预警。目前,我省大江大河和部分中小河流水文站已实现洪水预报,预报水位误差在20%左右。为了进一步提高水文预报的准确性,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我省河段洪水预报方案逐年修订。预报方案和参数是洪水预报的关键。通过逐年积累洪水,不断检验原预报方案,增加资料长度,进一步分析率定参数,每年修订省内主要河段预报方案,不断提高预报精度。

  二是加强洪水预报新方法、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积极与科研院所合作,与中国水科院王浩院士团队开展水文预报预警技术研究,与清华大学、河海大学合作开展无资料地区洪水预报研究;开发和使用最先进的预测模型,以提高准确性。

  三是构建基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的水情预报预警平台,利用计算机技术开发洪水预报系统自动滚动预报功能,实时修正预报结果,提高洪水预报准确率。

  此外,以点带面加强水文预报预警,开展中长期预报。最初,我们只是对单个水文站进行预测和预警。现在我们正在加强全流域洪水预报的研发,明年将主要开展南渡江流域的洪水预报。这样不仅全面提高了水情预报的准确性,也全面提高了水情预报的广度,为全省防汛防风抗旱提供了更好的水文服务。

  在防汛中,水文是防汛防风工作的耳目,一直扮演着排头兵和参谋的角色。新时期,党中央提出了防灾减灾“两个坚持”和“三个转变”的防控理念,水文信息预报在防汛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首先是防汛防风决策和部署的依据和依据。我省水文每年向水利部、珠江委、省防总报送各类水雨情信息近2000万份,接收各类水雨情信息近1000万份。

  二是分析判断、科学制定指挥调度技术保障。发生洪水时,及时提供有效的水情、雨情等水文信息,预测发展趋势,为科学指挥调度提供技术支持。如2016年台风“电母”期间,昌化江流域水势迅速上涨,大型水库圪针、大广坝水库相继达到防洪汛限水位。依托我局提供的水文信息和洪水预报成果,昌化江流域石碌水库、圪针水库、大广坝水库防洪综合调度得到有力支持,拦洪泄洪错峰调度顺利实施。 有效减轻下游防洪压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三是加强水情预警公共服务。每年汛期,特别是台风期间,通过国家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和水利部水情预警发布采集平台发布洪水预警信息,利用短信、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积极提供水情预警信息服务,有效提高了公众的防灾避险意识。

  四是服务基层,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强化洪水预报预警的时效性和服务功能,为抢险救灾和人员财产安全转移赢得宝贵时间。2016年台风“电母”影响期间,我局向省防办和海口市三防办、澄迈县、定安县等相关市县发布洪水预警,及时报送水文信息和预报信息;根据我局水文预报和洪水预警,海口市三防办安全及时转移了南渡江龙塘河段及附近低洼地区8个村被困群众4000余人,有效减少了群众生命财产损失。

  海南日报记者:

  现在海南省在全国率先进行党政机构改革。机构改革后“三防”工作会发生哪些变化?

  

  顾源新(海南省应急管理厅副厅长):

  非常感谢您对海南机构改革的关注。9月29日,海南省应急管理厅宣布成立,整合了三防指挥部等8个部门的职责。按照省里的要求,应急管理办公室的设立是为了标志应急管理部,这就涉及到三防职责与应急管理部、水利部的职责分工。二是结合海南防汛防风抗旱实际。第三,服务于海南建设自由贸易区港口的总体要求,职责要分工明确。目前按照人随势走的原则,人员转移已经基本到位。在改革过程中, 干部思想不乱,队伍不散,工作不倒,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机构改革后,原水务部门承担了水利部的职责和行业管理的责任。从改革后的防、救、抗来看,应急管理部重点落实救、抗职责,应急救援,协调指导,督促检查。这是应急管理部的职责。水利部门侧重于预防、行业管理和技术支持,例如,做好河流和水库的水情预报、防洪、抗旱和调度应急用水。这样,应急管理部就侧重于协调、 水务部门重在执行,防台风期间重要水利工程的调度都在水务部门,这是一个综合而具体的分工。我们都知道责任的范围。

  国际旅游岛商报记者:

  今冬明春冷暖、旱涝预测,2019年气候趋势展望?

  

  吴辉(海南省气象局气候监测中心副主任):

  根据海表温度等外部强迫信号和大气环流对我省未来气候可能产生的影响综合分析,我们预测今冬明春(2018年12月~ 2019年5月)海南省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出现暖冬的可能性较大,但期间可能出现阶段性低温过程,低温阴雨天气影响轻至中度;今冬明春,海南省各地降水以偏少为主,部分地区可能出现轻到中度气象干旱。

  初步估计,2019年汛期(5-10月)影响海南省的热带气旋活动不活跃,影响和登陆个数可能较常年偏少。不排除部分强台风影响,登陆海南岛,但像2014年“威马逊”这样的17级台风登陆我省的可能性不大。2019年汛期,海南省降水以偏少为主,雨季可能开始较晚。汛期海南省平均气温较高,高温日数可能较多。需要提醒的是,影响汛期气候的因素非常复杂,预报时间长,特别是目前的预报时间过早, 所以预测意见是很不确定的。海南省气象局将继续密切监视海洋大气变化和天气气候异常变化,根据服务需要及时滚动订正预报。

  海南电视台记者:

  近年来,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断增加。这些工程在防洪减灾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陈嘉(海南省水务局建设管理处副处长):

  在水利部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近年来,我省积极开展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1998年以来,全省共投资44亿元,对1050座水库进行了除险加固,占全省1105座登记在册水库的95%。通过水库除险加固和新建水利枢纽工程,有效提高水库防洪能力,同时保障水库健康运行,保护下游群众、交通和重点村镇防洪安全,直接保护人口500多万人。

  “十二五”期间,全省水利投资226亿元,其中中央投资109.7亿元。通过近几年的建设,一是提高了河流的防洪标准。我省河流流域众多,这些河流两岸居住着大量人口,多年来频繁遭受洪水侵袭。目前已建成规模以上堤防436公里,主要城镇防洪标准一般为10年至20年一遇,重点地区为50年至100年一遇,有效保护了河流周边城镇居民的安全。二是确保城乡供水安全。我省水库总库容111亿立方米,每年为城镇提供饮用水近10亿立方米, 保障了近400万农村居民的饮水安全。三是提高城市排水能力。主要城镇不断完善易涝点和重点区域的整治,大大减轻了城市内涝的影响。以海口为例,近两年的多次台风和强降雨并没有造成长期的城市内涝灾害,城市内涝可以在短时间内排出。我们都很熟悉的琼山大道、宾亚路农垦中学、长滨路永秀花园、海秀路海港酒店等易涝点的渍水情况得到了明显改善。

  但我们也看到,我省工程性缺水问题尚未完全解决,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水平与国内先进省份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建设和运行管理信息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十三五”期间,省水务厅将按照《海南省水网建设规划》,继续加大水利工程建设投入,推进麦湾、天骄滩水利枢纽等重大水利工程建设,积极解决工程性缺水问题;按照标准化、规范化、程序化的要求,切实提高水利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能力;积极推进“智慧水务”系统建设, 不断提高水行业信息化水平,推进水行业现代化发展进程。

  南海网记者:

  目前三防工作存在哪些薄弱环节和问题,如何根据明年的天气预报安排三防工作?

  

  陈武(海南省防汛防风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巡视员):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防汛防风工作,多年来防汛防风能力在软硬件上不断提高,但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主要是

  (1)水利防洪基础设施有待改善。

  城市排水系统不完善,缺乏控制骨干防洪工程。麦湾水利枢纽、天角滩水库等大型控制性工程尚未开工建设。

  (2)水雨情监测设施不完善。

  防汛抢险物资缺乏偏远乡镇缺乏必要的抢险救援物资储备。

  (4)渔船、渔港存在隐患。

  (5)电力、通信、交通等基础设施相对脆弱。

  During the typhoon, there are some difficulties in power, communication and transportation security, especially in rural areas and remote mountainous areas.

  (6)公众对灾害风险的防范意识有待加强等等

  针对这些问题确定明年的工作

  2018年是机构改革之年,机构改革完成后,三防工作将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的重要讲话,对照6个坚持、9个重点工程,履行好防汛防风防旱工作职责,重点在灾害风险调查和重点隐患排查方面、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化工程方面、自然灾害防治技术装备现代化工程方面。一是对各市县和各成员单位开展灾害风险隐患调查,进一步梳理建立台账;二是进一步梳理整合现有信息预警资源,以可靠、实用、实时、便捷为原则,完善互联网+防灾减灾平台建设,为应急决策提供支撑;三是在防治技术装备上,充分依靠专业技术支撑单位,储备先进技术装备。四是尽快建立政令畅通、行动高效、责任到人的指挥体系。继续推行“预警到乡、预案到村、责任到人”的预案体系建设,强化村镇基层预案建设。加大行业职能部门专项预案及演练,增强各部门专项预案的专业性及现场方案可操作性。五是进一步完善防风督导工作,制定督导手册,明确督导内容、工作标准,便于各级督导工作组现场督导。同时加大防灾减灾科学知识普及,及时准确发布权威信息,主动回应社会关切,更好服务海南自由贸易区港建设。

  Chen Dejiao:

  Ok, thank you, Inspector Chen Wu, for your answer. Let's see what other reporters have to ask. Well, that's all for today's reporter's questions.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please contact the staff of the Provincial Third Prevention Office.

  Today's press conference is over, thank you!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redadmin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友情链接:
网站首页  |   |  【公告】跨度网可以发带网址的外链啦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