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鲜B2B模式迷局:“有菜”都关停了,美菜却还要学它?

   2023-08-07 200
核心提示:作为生鲜领域较早的平台之一,“优菜”几乎与Meicai.com同时创立,随后在饿了么体系内经历了数次模式调整。以美菜为代表的生鲜B2B直销模式。同时,美菜的重资产模式。但是这种模式能像饿了么一样,有饭吃,真的能改变美菜的问题吗。如今,Meicai.com需要融资探索新模式,聚划算成为阿里生鲜B2B板块的排头兵。com正在集体向平台转型,但平台模式经历了饿了么关停等调整。


  文|歪道

  生鲜B2B是个大生意,但也是个难做的生意。

  2014年,B2B平台Meicai.com成立,为中小型餐饮企业提供食材。有生鲜行业媒体报道,随着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美菜。com正在收缩业务,向轻资产平台模式转型。在过去的半年里,它已经撤出了数百个县和10个中心城市。

  此前,业内“平台”模式的代表是饿了么的蔬菜平台。作为生鲜领域较早的平台之一,“优菜”几乎与Meicai.com同时创立,随后在饿了么体系内经历了数次模式调整。

  然而,今年5月,饿了么突然宣布关闭。同时,为了寻求融资,美菜。com开始断臂求生:一边借鉴经验,一边继续“轻”,一边给零售商供货,挖掘C端市场。

  做“个体户”好还是做“平台”好?前者以牺牲成本为代价保证业绩的效率,后者通过降低成本迅速扩大规模。两种模式各有千秋,业内不少玩家也被卷入了两种模式的“路线”之争。

  现在看来,也许这两条路都不是最终的答案。

  以美菜为代表的生鲜B2B直销模式。com正在集体向平台转型,但平台模式经历了饿了么关停等调整。如今,两种模式已经逐渐呈现出“混合”状态。就像转型后的美菜,实际上已经变成了“自营+平台”的混合体。

  从自营到平台,“美菜”轻装上阵?

  2014年,中国的电商行业已经成为红海,但是生鲜B2B平台还是凤毛麟角。刘传君在中国科学院学习物理,后来创建了沃沃集团,创建了美菜。com在北苑家园。在他看来,中国的农产品流通非常原始。如果流通环节的损失率降低5%,我们可以多养活多达1亿的消费者。

  所以,美菜成立之初。它建立了自己的物流存储系统,直接连接农民和餐馆,以减少农产品的损失。这种基于JD的面向资产的模型。COM对于用户体验的自我管理,赢得了投资者的青睐。美菜成立四年来。com,用户数量和复购率一直在增加,几乎每两年融资一次,累计融资80亿元。

  最近六年,生鲜B2B行业从无到有,一亩田、果乐、链农纷纷上线并获得融资。巨头也瞄准了餐饮的后端供应链。饿了么、菜百、美团快驴等产品相继出现。

  一位投资人分享了这样一个案例:某独角兽生鲜B2B企业创始人6月份公开表示,该行还有20多亿人民币储备,7月份有两轮数亿美元的融资。目的很明显,就是拉拢十几家投资公司,准备几十亿人民币快速打开全国市场。

  在资本的热情和行业的倡导下,美菜的发展。com不是不愉快的。2019年,Meicai.com建立了74个仓储中心,日包裹处理量超过520万件,配送车辆超过17,000辆。为了争夺下沉市场,Meicai.com还推出了县合作伙伴计划,当年的目标是500个县。

  这种汹涌澎湃很快就会按下刹车按钮。从商业模式来看,美菜。com以前是自营模式,需要建设城市仓库,配送车辆和人力,备货机制也会带来库存积压和商品损耗。这种高成本低毛利带来的现金流压力,导致抗风险能力弱。面对激烈的竞争,Meicai.com不得不向平台转型来拯救自己。

  但是,美菜的这套自救方法。com其实就像学饿,有菜模式。该平台于2015年上线,也为中小型餐厅提供食材。2016年,人饿的时候有菜,就传出裁员的消息。对此,业内人士分析认为,饿了么有菜时裁员的核心问题是商品价格高于零售价,送货不方便,服务缺货,服务不到位,被很多餐饮商家抛弃,导致裁员调整。

  但即便如此,2019年,饿了么突然宣布重启,开始了新一波的推广。同时,美菜的重资产模式。com已经开始显示出它的弊端。

  2020年,随着游客减少,现金流紧张,无法实现预期利润,新冠肺炎的爆发已经成为Meicai.com的重锤。在这种情况下,今年2月,美菜。com开始向平台模式看齐:调整全国仓库,关闭10大城市业务。目前剩下58同城,各县基本关机。

  但是这种模式能像饿了么一样,有饭吃,真的能改变美菜的问题吗?com?

  蔬菜停产后,生鲜B2B模式的探索远未结束。

  正如美菜。com改弦易辙,模仿它饿的时候有饭吃,就关机了。少了一个竞争对手,但这对美菜来说并不是好消息。

  2019年,菜百重启是当时行业的一件大事,一度被视为外卖供应链之战。毕竟优才是阿里的重要品牌,也是饿了么的供应链企业。借助餐厅大数据,可以为中小型餐厅提供生鲜食材,涉及从餐厅到优菜商城,到渠道批发商,再到物流服务商的全链条。这个商业场景必须认真对待。

  但疫情过后,中小餐馆生意惨淡,即使有平台模式的菜品,也不得不开始放缓补贴步伐。

  同时,随着生鲜B2B行业的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过去几年,美菜、宋小菜、快驴等很多服务商都在物流、冷链、保鲜技术上下了重注。但自营模式意味着平台要在仓储、采购、分拣、配送等每个环节投入真金白银,也要承担各个市场主体的风险。

  饿了么有菜的轻模式好像更有竞争力,但是直接关机了。其实停工的直接原因本质上是补贴太多,现金流紧张造成的。品类齐全,规模大,利润高,是餐饮供应链不可能的三位一体。因为,生鲜B2B平台要想做全品类、全链条,必然面临高昂的运营成本。按照生鲜行业5%的批发毛利率,平台如何支撑30%的运营成本?所以只能靠资本输血,长期试错,一旦资金支撑不住,就只能倒闭。

  数据显示,2020年疫情爆发时,两个月内有1.3万多家餐饮企业注销,78%的餐饮行业营收损失超过100%。时至今日,整个行业仍未复苏。

  面对疫情的冲击,美菜最初的调整是转向C端市场,努力“为美国家庭买菜”。但是由于美菜的认知度不高。com在C端,缺乏流量注入和短链分发,作用不大。甚至在去年12月,据报道,美国家庭以不到2亿美元的价格向JD.COM购买蔬菜或出售自己。

  这一败逼的美才。com开始面向B端,减轻存储压力。现如今,美菜。com试图多腿“去库存”:一方面,美菜试图拓展大B业务,直接面对PK王家环和乐和,一起抢存量市场,提高存储利用率;另一方面,美菜尝试共享仓储,面对连锁餐厅和大卖场,减少仓储面积;一方面它在饿了么学会了有菜模式,纯平台模式直接没有库存。

  回过头来看,虽然蔬菜平台被关停,但阿里也在食品供应链上布局了蔬菜聚划算。后者承接了蔬菜最初的使命,在杭州、苏州、宁波等重点城市布局。

  公开资料显示,2019年,拼多多针对普通消费者,主打平价菜市场,提出了生鲜商品“29分钟生鲜到家”的概念。但2020年4月,聚划算开始转向为商家餐饮市场配送食材,目前正在全国范围内拓展。作为阿里巴巴集团旗下品牌,今年2月,阿里加大了对食品的投入,可见其重要性。

  内有转型之痛,外有强敌,美菜的生存压力不会太小。

  另一家生鲜行业媒体报道称,Meicai.com目前正在大面积调整业务。原因之一是,随着食品性价比的扩大,一些采购和供应商转投食品性价比,导致客户流失。如今,Meicai.com需要融资探索新模式,聚划算成为阿里生鲜B2B板块的排头兵。两者的较量依然僵持不下,2021年餐饮供应链行业的故事还远未结束。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redadmin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友情链接:
网站首页  |   |  【公告】跨度网可以发带网址的外链啦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