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董雨晴
“李鬼”商家再次出现在OTA平台。
近日,爱财经从网上公布的一份民事判决书中发现,涉案酒店经营者、疑似为“李鬼”商家的当事人与OTA平台之间,因某OTA平台出现“李鬼”商家的信息而产生纠纷。
同时,前述姜某还经营一家酒店,但并未办理相关经营手续。谢的丈夫遇到了姜。家和酒店联系公证处保存网络侵权证据。携程旅行网的网站。公证书中保存的关于家和酒店的com,不仅信息有误,还出现了“酒店尚未公布价格,建议您另选酒店”的提示。
如家酒店上诉至法院。庭审中,姜称对此事并不知情,也从未窃取过自己家和酒店的信息并上传至携程网。他于2017年下半年停止经营“迎宾酒店”。
携程称相关资料由姜某提供,并提交了与姜某签订的《酒店现收现付产品合作协议》复印件,上面写明了酒店的名称和地址,并注明联系电话为姜某的个人手机号码,有姜某的签名。
姜和携程有不同的看法。争议在于,网上错误的酒店信息从何而来?OTA平台应该承担怎样的审核责任?
判决书显示,本案中,携程称房屋和酒店是姜某签字的,关于酒店的资料和图片是姜某提供的,仅提供了相关协议复印件予以证明。但对于协议复印件,姜并不认可其真实性,并表示自己和携程都没有签字。
一审判决为,上海携程商业有限公司于判决生效后7日内赔偿北京窦店嘉禾酒店经营损失5800元;驳回北京窦店嘉禾酒店的其他诉讼请求。此前,家属和酒店已提出索赔100万元。
根据相关判决,携程同意一审判决。事实上还提到,在诉讼过程中,携程在收到法院诉讼材料后,删除了关于酒店和如家的相关网页信息,酒店和如家也主张删除相关错误信息后营业收入有所提高。
虽然判决已经告一段落,但是李鬼商家为什么会出现在平台上,仍然没有答案。然而,这并不是携程第一次出现假冒商家。今年11月初,也有消费者向其反映,在携程上预订了“格林豪泰”酒店,但入住时发现变成了“绿色精品酒店”。目前这种乱象在OTA平台上频频发生,平台员工暗箱操作后可以操纵这些假李鬼酒店的排名和评分星级。该消费者还报告说,这一错误是因为李鬼酒店的评级高于真正的酒店。
作为OTA领域的龙头企业,一种市场声音认为,携程形成垄断地位后,审核力度不再严格,也让李鬼酒店钻了空子。在这个过程中,最大的受害者无疑是消费者。
本文由《财经天下周刊》账号爱财经社原创出品。未经许可,请勿在任何渠道或平台转载。违者将被起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