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象报记者孙通讯员闫媛孙娇报道。
4月17日,一场暴雨袭击浙江,泰顺县石羊镇垮塌公路及周边多个地质灾害易发点人员有序转移,无人员伤亡。这是由于当日16时20分许,分管副市长许收到通过应急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发布的暴雨黄色预警信息,距离县气象局发现强回波并开始做预报不到50分钟。接到预警后,他立即召集乡镇部门和各村展开防范工作。
今年汛期到4月底的9轮降雨中,像石羊镇这样有序避险的案例还有很多。国家应急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在防汛抗旱中发挥作用。
4月20日暴雨期间,水利部、中国气象局联合发布的山洪气象预警和国土资源部、中国气象局联合发布的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同时在线。中央气象台预计,4月20日8时至次日8时,广东部分地区将发生山洪地质灾害,级别较高。在广东,预警信息发布平台进一步细化了“部分区域”。21日14时,肇庆市地质灾害预警级别定为四级,这意味着气象因素引发的地质灾害具有一定风险。肇庆市气象局周益昌迅速向各县信息员发布预警, 乡镇通过鼠标点击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接到预警后,我第一时间把信息传递给了各大养殖户,大家都有防范意识和措施。”肇庆市白土镇唐乐村信息员谭美兵说。
4月15日,湖南遭遇强对流天气。从省应急预警信息发布中心向全省五级防汛责任人、中小学安全责任人、交警指挥人员、气象信息员、国土、林业、交通等部门负责人发送预警信息3万余条,各项保障工作提前到位。“这是几十年来罕见的冰雹!多亏你的预警信息,田里的庄稼才幸免于难。”种粮大户毛说。
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于2015年正式投入试运行。此前,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强调,坚持“各级政府共建、各部门共享、全社会共享”的工作思路,实现系统对接和各部门预警信息发布,打造统一权威的各类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经过一年多的建设和运行,国家、省、市、县四级一体化的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初步形成了“一横四纵”的业务格局。
国务院应急办主任李晓东去年5月在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启动仪式上表示,中国气象局和各预警信息发布职能部门按照国务院部署要求,建立健全预警信息发布制度,不断提高预警信息发布能力,为最大限度减少突发事件及其损失发挥了重要作用。下一步应使发布运行机制更加高效、规范、统一,确保突发事件的预警信息第一时间发送到目标人群。
目前,在国务院应急办的领导下,国家层面,16个预警发布责任单位已完成预警信息发布确认的反馈和备案工作;工信部积极协调运营商推进“12379”预警短信免费快速发布;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加快推进国家突发事件预警发布系统与应急广播系统对接。
地方财政、发改部门加大支持力度,多个省级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建设项目获批。一些地方已将预警信息发布和运行经费纳入政府购买服务。截至目前,全国31个省、343个市和2015个县级预警信息发布机构共有6085名专兼职预警发布人员。
资料来源: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国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数据时间截至2016年5月4日。
(来源:中国气象报2016年05月06日第8版编辑:赵天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