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国家信息化基础设施“中国科技云”门户发布

   2023-08-02 200
核心提示:据介绍,中国科技云基于中科院优越的科技基础设施,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汇聚全国乃至全球的优质信息资源,构建国际一流的云服务环境,形成可信、可控、开放、 集成智能调度中国科技云服务系统,为中国科学院乃至中国科技界提供科技资源和信息服务。随着这些资源库的发展,未来,中国科技云将进一步丰富科技资源和信息服务,创新服务模式,及时应对科研人员需求的变化,为全国科技工作者提供优质服务。据了解,目前,中国科技云门已成功聚集了包括:中国国家网格、人工智能计算与数据应用服务平台、中科院超级计算环境、地理空间数据云、国家基础科


  可为科技工作者提供安全、按需、智能的云服务——中国科技云门户网站于4月12日正式上线,标志着“中国科技云”工程建设进入快车道。“中国科技云”是基于云计算的国家科研信息基础设施,被写入“十三五国家信息化发展规划”,并于2017年12月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正式开工建设。据介绍,中国科技云基于中科院优越的科技基础设施,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汇聚全国乃至全球的优质信息资源,构建国际一流的云服务环境,形成可信、可控、开放、 集成智能调度中国科技云服务系统,为中国科学院乃至中国科技界提供科技资源和信息服务。是支撑科技创新、驱动科学发现的战略性、基础性、普遍性重大信息基础设施环境。其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实施网络资源池、超级计算资源池、云计算、云存储、大数据处理环境等“硬”能力建设,以及信息资源池、软件资源池等“软”能力建设,同步建设中国科技云门户。中国科技云建设项目的总牵头单位是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廖郁芳,该中心主任, 指出中国科技云是面向中国科技界的专有云,更加符合广大科技工作者的需求,将有效推动中国科研范式的转变,助力重大科技成果的产出,提升国家科技创新能力。此次发布的中国科技云门户是用户访问中国科技云的统一入口。门户实现了各类资源的整合、智能交通和动态调度,以全新的模式为科技工作者提供安全、按需、智能的云服务。用户通过实名注册中国科技云通行证,即可享受全新的云服务,包括:接入网络传输, 云计算、云存储、通用大数据处理环境、高性能计算网格、人工智能计算和数据服务等诸多基础设施资源服务;在线上传、分享、评估、下载和运行科研软件;文献、知识产权、领域云数据库等科研信息资源的搜索与共享;促进学科领域的交流与推广;获得从电子邮件、即时消息到在线会议等便捷的超融合通信服务。据了解,目前,中国科技云门已成功聚集了包括:中国国家网格、人工智能计算与数据应用服务平台、中科院超级计算环境、地理空间数据云、国家基础科学数据共享服务平台、 中科院数据云等13个信息资源,高能物理场云、微生物场云、计算化学云服务社区、高通量材料集成计算平台等研究社区;11大类58个科研软件资源,科研人员日常使用的超融合通信软件服务,如电子邮件、云盘、在线会议等。随着这些资源库的发展,未来,中国科技云将进一步丰富科技资源和信息服务,创新服务模式,及时应对科研人员需求的变化,为全国科技工作者提供优质服务。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redadmin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友情链接:
网站首页  |   |  【公告】跨度网可以发带网址的外链啦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