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信。中新网12月18日电(记者刘、)12月1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宏观经济运行情况,回应热点问题。
国家发改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新闻发言人孟玮表示,为深化招标投标领域“简政放权、加强监管、改善服务”改革,进一步增强招标投标活动的规范性和透明度,保障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针对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国家发展改革委按照“公共服务、公开透明、高效便民、集中共享”的基本定位,对原《招标公告发布暂行办法》进行了修订,形成了《招标公告和公共信息发布管理办法》
《办法》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规范:一是立足公共服务的基本定位,规范出版活动。要求媒体免费提供信息发布服务,允许公众和市场主体免费查阅。第二,按照公开原则,扩大信息发布范围。信息公开范围由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的招标公告和资格预审公告扩大到中标候选人和中标结果的公示。第三,适应“互联网+”招标采购趋势,加强信息开放共享。所有招标公告和公示信息均在“中国招标投标公共服务平台”进行互动征集公示。 并与相应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和信用信息共享平台进行信息共享。第四,丰富监管手段,严格责任追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孟玮还重点介绍了《民营企业境外投资经营行为准则》,孟玮指出这是国家发改委和商务部刚刚发布的重要政策文件。民营企业是中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参与者。近年来,民营企业“走出去”步伐明显加快,为促进相关产品、技术和服务出口,推动国内产业转型升级,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深化中国与东道国互利合作做出了积极贡献。但与此同时,一些企业的海外投资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违规操作、盲目决策、 恶性竞争,忽视质量安全管理。为解决上述问题,我委会同商务部、人民银行、外交部、全国工商联共同编制完成了《民营企业境外投资经营行为准则》,于今日正式向社会发布,并同步加载国家发展改革委门户网站和“两微一端”。
《行为准则》主要从五个方面对民营企业境外投资经营活动进行指导和规范:一是完善管理制度。民营企业要建立健全境外投资决策、授权管理、财务管理等内部规章制度。第二,依法诚信经营。民营企业及其境外分支机构应认真履行境内外相关手续,开展公平竞争,诚信经营。第三,切实履行社会责任。鼓励民营企业在海外投资过程中热心公益事业,促进文化交流,树立服务社会的良好企业形象。第四, 注重资源和环境保护。倡导民营企业提高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意识,遵守东道国环境法律法规,履行环境保护责任和相关法律义务。第五,加强海外风险防控。民营企业要加强全面风险防控,建立健全应急机制,完善境外安保措施,做好安全事故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