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中光)据经济之声报道,中国红十字会捐赠信息发布平台1号上线试运行,首次发布青海玉树地震捐赠收入、支出和使用情况。但是由于捐赠数据量大,准备时间短,这个信息平台还是有一定的局限性。中国红十字会表示,将逐步完善这一平台,力争在两年内让所有捐款人都能查到捐款的用途。
通过中国红十字会新推出的捐赠信息发布平台,捐赠人可以查询包括社会捐赠总额、收支数据、援助项目、捐赠查询、项目查询、相关信息等栏目。很多人把这个信息平台看作是红十字会对“郭美美事件”的一次危机公关。对此,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秘书长王表示,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早就在筹划建设捐赠信息发布平台,“郭美美事件”推动了这一平台的早日发布。
王:我们从2010年底就开始酝酿了。今年3月,我们正式启动了这个平台的开发。原来我们计划在今年下半年适当的时候推出,这次提前推出了。虽然这个平台还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但我们希望它能为中国红十字会的公开透明发挥重要作用。
由于数据量大,准备时间短,这个信息发布平台还是有很多数据错误。例如,甄子丹为玉树地震捐款20万元,记录了两次。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相关工作人员表示会尽快修改。
除了数据错误,这个信息发布平台还有一定的局限性。首先,目前只能查到2010年1月11日以后的捐款;其次,在为玉树地震捐款中,只有个人捐款10万元以上、企业捐款50万元以上的捐款人,才能查到相应的援建项目和捐款用途;此外,由于没有全国联网,通过中国红十字基金会或地方红十字会向玉树灾区捐款的个人或企业,在这个系统上无法查到捐款信息。对此,王表示,他们将尽快完善相关数据。
王:包括过去的捐赠,我们也要组织力量进入其中。其次,要小额捐款,寻找相应的捐赠项目。此外,我们要求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和地方红十字会建立这样的信息发布平台,我们已经下放通知,力争在两年内实现这一目标。
清华大学NGO研究所副所长邓认为,这个信息平台的局限性在于中国红十字会缺乏长期的信息披露,但公众需要有耐心,因为他们还在摸索中。
邓:历史欠账太多了。理论上,这些信息早就应该公开了。但考虑到信息披露的成本较高,我国慈善组织披露什么信息,披露到什么程度,也是一个探索的过程。公众要给他们一些耐心,同时给他们压力,让他们监督。我想很久以后公众才能逐渐恢复对他们的信任。
编辑:鲁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