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中山市消委会发布“个人信息保护”消费提示

   2023-07-31 190
核心提示:),如果没有相关的配套保护措施,即使个人信息处理中有告知和同意规则,即使有《个人信息保护法》等多重法律保护,在现实生活中,消费者仍然很难拒绝或阻止个人信息的收集,很容易丧失信息自决权。03.在没有明确通知的情况下收集信息两大数据杀手一些互联网平台通过收集和分析消费者的个人信息来“扼杀大数据”。任何组织和个人在处理个人信息时都应当告知信息主体(即个人信息被处理的自然人),并在征得同意后方可从事相应的个人信息处理活动,否则此类行为属于违法行为,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所以,不管其他人是否知道微信的实际用

我不满足于玩一个“剧本杀”游戏。我在大众点评上给了店家差评。因此,商店将其个人信息公开...

日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实施一周年之际,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发布了一批个人信息保护典型案例,上述个人信息侵权案就是其中之一。

案例回顾

张等人认为公司的上述行为侵犯了其隐私权、名誉权和个人信息权,起诉要求公司停止侵害、赔礼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失。

广州互联网法院判令商家立即停止公开监控视频,删除“可向公众提供全程监控视频”的声明及张某等人的微信账号信息,在微信微信官方账号发布道歉声明,并赔偿张某等人精神损害抚慰金。

《个人信息保护法》第四条规定“个人信息是指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与已识别或者可以识别的自然人有关的各种信息,不包括匿名信息。个人信息的处理包括个人信息的收集、存储、使用、处理、传输、提供、披露和删除。

根据《个人信息保护法》第十四条规定,“基于个人同意处理个人信息的,该同意应当是个人在完全知情的前提下自愿、明确作出的。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处理个人信息应当取得个人同意或者书面同意的,从其规定。个人信息的目的、方式、类型发生变更的,应当重新取得个人同意。”

因此,个人信息处理的法律基础需要遵守法律上的“知情同意规则”(又称“知情同意规则”)。任何组织和个人在处理个人信息时都应当告知信息主体(即个人信息被处理的自然人),并在征得同意后方可从事相应的个人信息处理活动,否则此类行为属于违法行为,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因此,在上述案例中,该公司在提供剧本杀游戏服务时,需要获取张等消费者的个人账户信息。下线游戏后,明显看出上述微信为张等人所用。所以,不管其他人是否知道微信的实际用户,公司获取的微信个人账号信息都属于消费者的个人信息。该公司未遵循法定的“告知和同意规则”披露消费者的个人信息,明显构成非法处理个人信息,对消费者构成侵权。

在日常生活中,类似上述非法处理个人信息、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事件频频发生:几个月前,网约车巨头滴滴因过度收集个人信息被国家网信办罚款80.26亿元。作为普通消费者,我们不仅震惊于本案的巨额罚款,更震惊于滴滴在不知不觉中收集了如此多的信息!甚至包括我们的相册剪贴板信息,年龄,职业,家庭关系,家和公司的出租车地址等。不就是一个简单的打车软件吗?我收集了这么多个人隐私信息!

其实过度采集数据不止一滴?

根据中消协近日发布的侵犯消费者个人信息的四大场景,这四大场景包括:

一款手机应用过度主张权利

手机APP存在过度索取消费者个人信息的问题,主要表现为:

01.收集必要范围以外的个人信息。

如果消费者不同意APP有权检索不必要的信息,APP就无法正常使用。

02.超出范围使用收集的个人信息。

03.在没有明确通知的情况下收集信息

两大数据杀手

一些互联网平台通过收集和分析消费者的个人信息来“扼杀大数据”。比如,对于同一个产品或服务,平台会通过分析消费者的年龄、身份、历史消费能力等数据,向不同的消费者推送相同产品或服务的不同展示价格。

3.非法推送商业信息

一些企业为了实现精准营销,根据消费者的购买记录等个人信息,在未经消费者同意的情况下,向消费者发送商业广告。虽然有些提示可以通过回复短信退订,但是没有效果。

四个人信息被非法泄露。

一些企业为了追求利益,存在泄露和买卖消费者个人信息的违法行为,导致消费者个人信息权益受到侵害。

如今,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的生产生活高度数字化、信息化,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过度收集我们数据的平台、软件和相关电子设备。

身处一个高度数字化、信息化的社会,面对各种类型的信息处理器(平台、软件、电子设备等。),如果没有相关的配套保护措施,即使个人信息处理中有告知和同意规则,即使有《个人信息保护法》等多重法律保护,在现实生活中,消费者仍然很难拒绝或阻止个人信息的收集,很容易丧失信息自决权。

当然,我们还是可以看到个人信息保护方面的进步。

例如,2022年11月1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新国家标准《信息安全技术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App)收集个人信息的基本要求(GB/T41391-2022)》正式实施。

《基本要求》重点针对当前App非法收集和使用个人信息的突出问题,将成为现阶段监管方和企业方在手机App方向实施个人信息治理的重要参考。类似配套规则的不断完善,将推动个人信息社会保护的进步。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已经实施一周年了。中山市消费者委员会在此提醒并敦促经营者,《个人信息保护法》、《民法典》、《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电子商务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共同编织了一张消费者个人信息的“保护网”。经营者应当遵守法律的有关规定,深入学习法律,遵纪守法,依法向消费者完善企业个人信息。

01

消费者应更多地了解并积极研究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法规。

02

消费者应当了解个人信息和敏感个人信息的处理规则,在个人信息处理活动中享有的权利,个人信息处理者应当承担的义务,以及个人信息权益受到侵害时的救济途径。

03

04

消费者在网购过程中,应及时销毁、删除含有个人信息的文件,防止因随意丢弃、使用不当导致个人信息泄露。

05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redadmin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友情链接:
网站首页  |   |  【公告】跨度网可以发带网址的外链啦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