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市2016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2023-07-20 130
核心提示:一.概述2016年,我市各级行政机关和有关单位认真贯彻《条例》和国家、省有关规定,坚持“公开是常态,不公开是例外”的原则,切实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和机制建设,深入推进重点领域信息公开,积极履行公开职责,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扎实有序推进。2016年,我市在政府门户网站、政府公报、12345市民服务热线、政府信息公开接入点、广播电台、电视台、报纸、宣传栏等基础上,着力加强公共企事业单位公开平台建设,进一步拓展政府信息公开的广度和深度。下一步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继续加强组织领导和制度建设,完善

【联网】本年度报告由市政府办公室、县区人民政府(以下简称“县区政府”)和市直有关单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连云港市政府信息公开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条例》)的要求编制而成。本报告电子版可从“中国连云港政府门户网站”()下载。

一.概述

2016年,我市各级行政机关和有关单位认真贯彻《条例》和国家、省有关规定,坚持“公开是常态,不公开是例外”的原则,切实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和机制建设,深入推进重点领域信息公开,积极履行公开职责,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扎实有序推进。

(1)加强制度引导。制定印发《连云港市2016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联政办发〔2016〕104号),明确全年政务公开工作任务。强化政府信息源头管理机制,依据法律法规明确生产形成或履行职责中获得的政府信息的公共属性。

(2)加强组织领导。以全国政府网站普查为契机,委托第三方机构对70余家县区和市级部门网站进行了抽查,督促指导基本信息表和应公开的政府信息及时公开,整改不规范。

(三)开展业务培训。政务公开工作纳入公务员初任培训和领导干部培训课程。组织全市政府系统信息公开业务培训1次,将政府信息公开和新闻发布专题纳入全市政府机关系统干部培训课程。

第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

(一)主动公开的基本情况

2016年,全市新增政府信息9.1万余条。其中,市有关单位公开政府信息3.7万余条,占40.7%;县区政府5.4万余个,占59.3%。法律法规和公文方面,以市政府和市政府办公室名义制发公文308件,市政府法制部门审查规范性文件30件;及时公开市政府工作报告和政府各部门年度工作计划完成情况及工作进展。统计信息方面,发布了《连云港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第三次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和1-12月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在政策解读方面, 系列解读《连云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补发展短板实施方案》。在机构职能和人事信息方面,及时更新政府部门及其内设机构信息、领导成员信息、人事任免信息;及时公开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招聘公告、笔试和面试结果、录用结果等信息。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险、人才引进、就业创业、社会救助、住房等领域事业单位信息公开稳步开展。

(2)开放平台建设。

2016年,我市在政府门户网站、政府公报、12345市民服务热线、政府信息公开接入点、广播电台、电视台、报纸、宣传栏等基础上,着力加强公共企事业单位公开平台建设,进一步拓展政府信息公开的广度和深度。

2.官方公报。《连云港市人民政府公报》及时公开我市地方性法规、市政府及其办公厅重要文件、人事任免、机构设置等信息。《简报》为双月刊,每期发行1500份,全部免费发放给各县、区市各部门、各单位、机场、图书馆、档案馆及部分企事业单位。2016年,共发行了24期(共12期)公报,发表了192份文件,发送了18,000多份。

3.12345公共服务热线。2016年,市民服务热线共受理咨询电话20352个,网上投诉咨询12252个,网站页面访问量96441次,满意率达90%以上。在电话受理的基础上,先后开通了网上投诉、微信公众平台、官方微博等案件受理渠道,建成了集电话、城管、短信、网站、传真、邮件、微博、微信于一体的“八位一体”综合集中受理平台,成为群众联系政府最重要、最畅通、最便捷、最可信的渠道。

4.开放接入点。我市各级档案馆被市、县政府确定为地方政府信息公开查阅场所,均建立了标识统一、制度完善、设施齐全、服务环境温馨的文献查阅中心。部分县区将服务窗口延伸到街道、乡镇,基本达到了规范化、标准化的要求。市档案馆、图书馆应当设立政府信息公开查阅服务,专门展示《连云港市人民政府公报》,并提供专用计算机供读者查阅政府信息。同时,在市县政务服务大厅等公共服务场所也设有公共免费阅览点,方便市民查询。

6.“两微一端”新媒体建设。连云港发布官方微博微信客户端已发布文章28000余篇,粉丝总数72万。81家政务微信公司进入“连云港发布”微信矩阵,30家政务微博公司进入“连云港发布”微博矩阵。连云港出版先后推出《小布探路》、《新闻早餐三分钟达天下》、《经典阅读》、《帅哥跑两会》、《口袋课堂》等品牌栏目,先后推出《就这么简单,报名缴费不用排队!等近30个专题。

三、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

按照“依法、服务、公开、便民”的原则,完善网上受理统一平台,增加公开申请受理场所,方便公众申请政府信息。2016年,市政府办公室收到政府信息公开申请28件。

从申请渠道看,信函、面签和互联网是主要的申请形式,分别为6份申请、2份申请和20份申请,占比分别为21.4%、7.1%和71.4%。

从办理情况看,3件政府信息属于公开范围并已主动公开,2件政府信息不属于公开范围,3件不属于政府信息范围,6件政府信息不存在,14件不属于本行政机关公开范围。

四、申请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和投诉。

全市以信息公开为由提起行政复议31件,维持具体行政行为18件,纠正10件,撤回3件,正在审理中。

全市以信息公开为由提起行政诉讼61件,驳回原告诉讼请求12件,依法纠正9件。其中,二审受理21件,维持原判14件,按撤回上诉处理5件,依法纠正0件。

动词 (verb的缩写)2016年江苏省政务公开实施要点

(一)推进扶贫信息公开。2016年,连云港扶贫开发网上线。网站有九个一级主栏目和四大板块。网站主要宣传中央、省、市关于扶贫开发的政策措施,方便基层干部和农村低收入群众及时了解上级扶贫强农富民政策。网站开通后,各地各部门将及时推广当地帮扶工作中取得的好经验好做法,相互学习借鉴。

(2)推进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公开。出台《连云港市市级行政权力事项清单管理办法》,规范新增、取消和下放的权力事项调整程序,实行权力清单动态管理。召开全市推进权力清单规范化工作会议,安排开展权力清单规范化和服务指南编制工作,梳理市本级权力清单,包括行政许可事项460项。按照《关于在全省开展职业资格清理整顿专项行动的通知》(苏人社发〔2016〕283号)要求,开展清理检查工作,对国家和省明令取消的319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证项目全部取消, 并不再开展相关许可和认证工作。

(3)推进公共企事业单位的公开化。进一步规范行政审批服务。目前,涉及的47个市政府部门和单位已全部入驻中心,539项审批服务可在中心完成。同时增加了水、电、气、施工图审查、民防方案审查等服务。编制了市级公共服务目录清单,在市政务大厅服务窗口摆放服务指南,明确列出办理业务时需要提供的材料及相关链接。出台《重大项目津贴预审意见(试行)》,实施“多评合一”和“多图联审”,推行“副职”“代办”服务,进一步优化工作流程,提升服务质量。

(四)推进社会救助信息公开。每季度在社区(自然村、组)公示栏公示一次低保信息。引导慈善组织主动公开财务、捐赠、经营活动等各类重大信息,确保慈善组织阳光透明运作。

(5)推进教育信息公开。一是出台《连云港市教育督导条例》,指导海州区、连云区完成省级全面督导评估,开展义务教育学校全面改薄工程专项督导。所有监督报告都充分披露。二是推进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办学条件工程。所有项目实行公开招标,工作进度和实施结果全面公开。三是出台《连云港市2016年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入学工作意见》,公开符合条件的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读本地区义务教育学校和留守儿童入学办法、入学程序及相关要求。程序, 县、区政府划定义务教育学校教学区域的内容和结果都在相应的网站上公开。

(六)深化预决算公开。在做好各级政府预决算公开工作的同时,重点推进市县两级使用财政资金的部门和单位预决算公开,包括市本级、赣榆区、海州区、连云区、东海县、灌云县、灌南县等7个单位;预决算公开部门617个,其中市本级101个,赣榆区65个,海州区54个,连云区44个,东海县202个,灌云县72个,灌南县79个。

(七)深化审计结果公开。公布2016年17个审计项目的审计结果,包括2014-2015年度市级土地储备资金专项审计的调查结果、2015年度连云港市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结果、2014年度市农业资源开发局预算执行的审计结果、2015年度云台山风景名胜区审计结果和2015年度国家东西部区域合作示范区(许巍新区)预算执行情况。

(八)推进就业创业信息公开。在市人社局网站、连云港公共就业服务网、连云港创业网、连云港人才网发布就业信息805条。编印《连云港市就业创业优惠政策汇编》、《连云港市小额担保贷款业务问答手册》等宣传资料1.4万套。在基层平台设立了160多个基层服务宣传点,大力宣传就业信息和政策法规。召开连云港市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新闻发布会,对即将出台的改革政策进行全面解读。

(九)推进环境保护信息公开。在环境质量信息公开方面,实时发布空气质量信息,公开水环境信息。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开方面,在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阶段,公开环境影响评价受理、审批、验收全过程。在国家重点监控企业污染源监督性监测信息公开方面,季度监督性监测报告在市环保局门户网站上公布,内容包括污染源监督性监测结果和未开展污染源监督性监测的原因。在核与辐射安全信息披露方面, 公布我市辐射环境质量状况和变化趋势,及时公开重要核设施周边辐射环境监测数据,加快辐射应急监测前沿基地建设。在减排信息公开方面,2016年全国污染减排责任书中我市减排项目信息及时向社会公开,通过环境状况公报定期公开我市主要污染物排放信息。

(十)推进市场监管公开透明。在连云港旅游网“黑名单”栏目公示处罚情况,向市民、游客和行业单位发布警示提醒,公开发布全市等级景区、乡村旅游区、农家乐、渔家乐、星级酒店、旅行社的名称、地址和电话。

(十一)完善公共信用体系建设。依托“诚信连云港”网,分8大类公示各类严重失信黑名单165个、诚实守信红榜521个、因失信被法院执行人2232人、信用承诺263条。加强社会信用信息的采集和公示,对诚信连云港网进行全新改版,新增省市数据交换、数据分区域管理、企业和个人“红黑名单”管理等栏目。在全省率先建成覆盖所有县区和部门的“双公示”制度,8个县区、44个市直部门共收集和公示行政处罚和行政许可17.7万件。

(十二)推进PPP项目信息公开。在网站上发布我市2016年PPP项目库,及时更新PPP项目库,入库项目10个,涵盖市政设施、交通、公共服务、资源环境等领域,总投资69.8亿元。

六、NPC代表和CPPCC委员的提案

处理结果的披露

开发NPC、CPPCC提案外网办理系统,从交办、回复到满意度测评,切实做到阳光办理,全程向代表公开。对涉及公共利益、公共权益、社会关切、需要社会广泛知晓的建议和提案,答复的主要内容将在市政府门户网站以摘要公开的形式予以公开,如对陈提出的《关于加强残疾人驾驶汽车和“红三机”非法营运管理的提案的答复》、《关于帮助我市中小企业如何走出困境的提案的答复》等。

七、信息披露费的减免。

(1)员工信息

全市从事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专职人员62名,兼职人员172名,县、镇(街道)各级政府机关从事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专兼职人员不少于1名。

(二)政府信息公开经费的保障

全市各政府机关均为开展政府信息公开配备了必要的办公条件,工作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予以保障。

(三)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收费

目前,依申请检索、复制、邮寄政府信息不收费。

(四)救灾情况

2016年全市各级各部门政府信息公开文件免费提供,未发生政府信息公开收费和减免情况。

八、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

虽然我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有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一些重点领域的信息公开有待深化;政策文件的解读质量有待提高;一些单位主动公开的信息量不足,更新不够及时;少数单位依申请公开工作不规范、不严谨,公众意识和能力亟待增强。此外,还存在个别单位工作机构不健全、专业力量不足、工作不平衡、信息公开整体成效与群众期待有差距等问题。

下一步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继续加强组织领导和制度建设,完善政府信息公开的制度和标准。二是升级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提高政府信息公开的有效性。三是加强监督检查,确保包括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在内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四是加强政府信息公开业务培训,提高政府信息公开能力和水平。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redadmin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友情链接: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