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县加快发展生态循环农业 启动绿色经济“新引擎”

   2023-06-21 290
核心提示:柑橘推广“树顶杀虫灯、树上彩板、树干捕食螨、林中捕虫器”生态物理防控技术,蔬菜推广杀虫灯、粘虫、防虫网等防控技术,水稻推广“福果+艾苗+枯草芽孢杆菌”联合防控技术,大幅度降低了防控区域农药施用量。目前,开县大部分养殖场采用“牲畜-沼气-牧草”的生态循环模式,不仅有效保护了环境,促进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和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还为农民带来了可观的收入。”李桂英通过种养结合的模式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不仅解决了粪便处理问题,还为青贮饲料的种植提供了养分。(标准化奶牛场向平摄)近年来,开县围绕渝东北生


(标准化奶牛场向平摄)

近年来,开县围绕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功能定位,提出“特色发展、绿色发展”战略,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把生态循环农业建设放在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突出位置,推动现代农业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种养结合具有可观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开县位于三峡库区,重庆东北部生态涵养发展区。具备发展现代畜牧业的基础和物质条件,将畜禽产业、种桑与绿化、防止水土流失有机结合,发展绿色特色畜牧业。

近日,记者走进厚坝镇现代农业园华英奶牛基地,看到一头黑白相间的奶牛正在享用工作人员精心准备的美味饲料。基地目前有500头奶牛,每天产生大量粪便,但现场没有任何气味。

该基地的负责人李桂英说,奶牛产生的所有牛粪都被转化为能源进行回收利用。“我们家的牛粪从粪沟通到沼液发酵罐,产生的沼气用来发电。沼液抽到周围农田,给一年生青贮种植施肥。”李桂英通过种养结合的模式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不仅解决了粪便处理问题,还为青贮饲料的种植提供了养分。

铁桥镇三台村的袁光灿应用了“肉牛-沼气-牧草”的循环农业理念。他创办的骏达牧业有限公司的养牛基地在一个山坡上,周围是片片菜地,养殖场里没有一点异味。农场不远处的一个大棚,就是他处理牛粪的地方。各种发酵罐、搅拌机、包装机应有尽有,就像一个加工车间,养殖场每天生产近2吨牛粪。

新来的牛粪,经过菌种混合发酵,变成了价值百倍的有机肥料。“牛粪做的有机肥,对种果树和花来说是个好东西。现在卖到每吨450元,供不应求。”袁光灿说,以前到处污染环境的牛粪,现在变成了“摇钱树”,每天能给他带来1000元左右的收入。

目前,开县大部分养殖场采用“牲畜-沼气-牧草”的生态循环模式,不仅有效保护了环境,促进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和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还为农民带来了可观的收入。

绿色防控,少用农药,每亩增收1000元。

在过去的几年里,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化肥、农药等化学物质的长期过量使用导致了土壤退化、生物多样性破坏和环境污染。近年来,开县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运用高新技术、科学管理、现代设备等现代文明成果改造传统农业。

在长沙镇益鑫柑橘专业合作社的有机柑橘园里,杀虫灯依次摆放,树上到处是彩板,树干上挂着捕食螨,林中还有捕虫器。

“太阳能杀虫灯可以诱杀粉虱、箭蚧、斑潜蝇、恶性甲虫、天牛、吸果蛾等害虫;捕食螨能以螨治螨,以天敌治害虫;粘虫彩板可以防治粉虱、蚜虫、食心虫等害虫。自从有了这些绿色防控武器,我们的果园不再使用农药,柑橘的价格也高了很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艾兴明说。

2014年以来,我县对柑橘、水稻、蔬菜等主要农作物实施农药零增长绿色防控工程。柑橘推广“树顶杀虫灯、树上彩板、树干捕食螨、林中捕虫器”生态物理防控技术,蔬菜推广杀虫灯、粘虫、防虫网等防控技术,水稻推广“福果+艾苗+枯草芽孢杆菌”联合防控技术,大幅度降低了防控区域农药施用量。

据县植保植检站监测,柑橘主要害虫基本通过生物和物理防治技术控制,大大降低了农药、人工等成本,每亩不仅可节约防治成本500元,还可通过打造优质安全柑橘增加效益500元,可直接为果农增收1000元,有效减少农药对水土的污染,节本增效。2015年,我县将捕食螨改良为抗药性捕食螨,继续推广4万亩绿色防控优质柑橘园。通过实施柑橘、蔬菜、水稻绿色防控,减少农药使用12.5吨,节本增效1800多万元。

可降解塑料薄膜解决“白色污染”问题

如今,地膜种植技术已在我县许多乡镇试验推广多年。虽然塑料薄膜的普及给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但大量普通塑料薄膜不能自然降解,残留在土壤中,影响了作物根系的延伸,降低了产量,也给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白色污染”。

为有效减少普通地膜对耕地和环境的污染,探索生物降解地膜对当地农业生产的适应性,2015年,市农业环境监测站、县农业生态环保站工作人员在漫月乡开展高山地膜玉米生物降解地膜对比试验,为农民带去生物降解地膜,消除残留污染,解决地膜残留“白色污染”问题。

由于生物降解塑料薄膜价格昂贵,目前还没有得到广泛应用,各科研单位都在研究如何降低使用成本。相信这种塑料薄膜很快就会大范围推广。“高产高效是生态循环农业的基本要素。我们追求综合效益的目标,不是完全放弃化肥农药,而是强调科学使用,合理投入。”县农委政策研究室负责人说。

张芳/文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redadmin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友情链接:
网站首页  |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