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龚伟科技与贝克曼库尔特生命科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主题为“汇聚共赢,共创未来”。基于各自在研发方面的优势;d、销售与服务,双方决定在细胞因子、销售支持、技术合作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共同推动细胞因子检测产品的产品创新。
7月15,禾柏生物携手碧迪医疗以创新模式强
BD公司与赫伯生物的合作,旨在将赫伯的技术优势与BD成熟的操作系统相结合,以重点项目为支撑,快速加速合作成果。双方的合作主要是通过产品整合与合作;其中,柏荷感染免疫诊断产品可以与BD的医院感染产品很好地结合,形成更丰富的感染产品菜单。BD公司一直在全国范围内精耕细作,帮助双方形成高效共赢,加速发展。
7月20,仁迈生物与罗氏诊断达成战略合作
南京仁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与罗氏诊断中国宣布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双方将开展深度合作,即罗氏诊断公司将在中国大陆独家代理仁迈Bio-MCL60这一小型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的核心产品,及其相关配套检测试剂包括心脏标志物、炎症、细胞因子等。结合罗氏诊断公司现有的产品线,罗氏诊断公司将为实验室和临床部门带来更完善、更优质的诊断解决方案,惠及广大中国患者。
上半年不断看到生化企业与Royale Siebel等外企的合作。现在轮到POCT免疫和其他领域了。
这三起合作的共同点是什么?
与外国企业和私营企业携手
外企提供国内渠道,民企提供产品。
都是和中小公司合作。
1. 外企携手民企
在中国,外企都有“在中国,为了中国”的标语,他们的前雇主Bio-Meria甚至把标语贴在法国总部的墙上。但是如何实施呢?边肖经历过两家外企,也和其他外企的同事讨论过。“在中国,为了中国”是一个喊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的策略。
中国的IVD竞争非常激烈。大多数R & amp国外大公司的d是一种全球统一的管理模式。R & ampd对,做哪些项目,优先顺序都是全局层面考虑的。在中国是中国分公司,为中国的全球总部,所以很难实施。
即使我们真的考虑,我们收集中国公司在中国的需求,一层一层地报告,最后针对中国的项目开始,然后是3-5年的周期。等等,中国提出这个项目需求的项目组,可能是去找朋友打工了。
因此,中国实现这一目标最有可能的方式是就地取材,从中国选择适合中国的产品,与中国企业合作。
2. 外企提供国内渠道,民企提供产品
外企在中国打拼20年,凭借产品质量和成熟的运营管理,渠道遍布中国。比如进攻点就像侵略军解放前在我国铺设的铁路。
原来靠的是精品,也就是几家国外公司的产品互相竞争。反正租界是规划好的,井水不干扰河水。现在,国产IVD产品质量提高,性价比已经超过国外品牌。外国公司躺下了。
我们产品的优势在逐渐丧失,但是前期铺好的渠道还在。把中国的高性价比产品放到我们自己的渠道,既能收渠道费,又能补充我们自己的产品线,两全其美。
3. 都是和中小型公司的合作
上半年生化是各路势力强大,外资大机器,国内生化试剂厂商的组合。
免疫检测为什么不和新产业、安图、迈瑞等合作?第一,竞争关系;二是产品互补性弱。本来国内前三的公司都在追着外资做国内替代,和外资合作用他们免疫试剂就像是引狼入室。哈哈。
为什么不与万福、东方基因等POCT知名公司合作?这仍然是一种竞争关系,
南京仁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6月,专注于POCT代理项目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目前已完成小型化学发光、全自动化学发光POCT、液滴控制POCT等多个创新技术平台的战略布局。
龚伟科技成立于2016年8月,是全球掌握高通量流动免疫分析(液相芯片)设备和试剂核心技术的生产商之一。
Hopper成立15年,渠道体系并不比外资在中国少多少。比迪,在诊断领域,主要以微生物感染为主,和Hopper的配送系统没有冲突。完全匹配。
任是六年前创立的,还是一个年轻的公司,现在手里有好的产品。如果你自己开辟渠道,一个个拔萝卜,可能收益不错,被朋友赶上。罗氏作为一家在中国深耕多年的外企,需要仁迈的产品来填补自己的空白,渠道资源丰富,与仁迈也是绝配。
巨头罗氏携手这家成立仅6年的国内IVD企业,进军小型发光领域。
400亿医疗巨头的战略合作背书,这家IVD企业的优势在哪里?
只有龚克科技与贝克曼的战略合作落地,细胞因子领域再掀风波。
结束了
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医学界观察立场无关。图,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欢迎联系边肖。@
那么为什么碧迪选了禾柏,而罗氏选了仁迈?关注IVD产业的动向,有自己的见解和态度。9万IVD人关注,原创文章400余篇。
42篇原创文章
谈医业观察.的生命科学产业
15篇原创文章
官方账户
生命科学产业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