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长春是中国轨道交通装备产业的制造业和R&D基地,长春装备制造业开发区肩负着实现长春先进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的重任。在解放思想的讨论中,开发区梳理了新常态下如何加快转型升级的新发展脉络:扛起大旗,打造“高铁品牌”,通过项目集聚释放装备制造业新优势。
借力“高铁出海”做强主导产业
5月初,是长春黄金的开工季。位于长春装备制造产业开发区的CRRC常可动车组三级检修项目已进入“投产倒计时”。
三级检修项目的投产,将使长春具备国际领先的动车组检修能力,进一步延伸轨道客车产业链,加快提升长春“立体化”轨道客车产业核心竞争力。这是长春装备制造产业开发区功能定位布局的初衷。今年,开发区将以“高铁出海”为契机,继续建设轨道客车维修中心、轨道客车配套中心和轨道客车R&D及检测中心,做大做强轨道客车产业。
项目集聚释放发展新优势
为全面加快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开发区还将兼容汽车、机械加工、医药、食品、新材料、物流等高附加值产业和各类总部,打造集高铁产业、汽车产业集群、先进加工产业园为一体的产业集群,壮大经济底盘,引领长春装备制造业。
开发区的蓝图急需招商引资和项目支持。目前已有深圳万润科技、深圳德润电子两家上市公司落户开发区。已落户开发区的深圳广南银月集团电子电力产业园项目预计今年下半年开工。他们将助力开发区在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的转型升级。
总部经济是开发区建设现代服务业载体。目前,已有金融、建筑、电子商务等领域的6家总部企业落户开发区。今年开发区还准备建设汽车产业零部件孵化基地,做大汽车配套产业。
加快设施建设,夯实发展基础
根据区域规划和产业布局,开发区划分为五个功能区: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功能区、智能装备制造功能区、都市生态农业功能区、教育R&D功能区和配套商住服务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已经提上日程。
截至目前,长春装备制造产业开发区累计投资建设47亿元,配套面积15平方公里。新建道路29公里,铺设铁路专用线16公里,水、电、暖等配套同步。我们完成了占地2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7万平方米的回迁小区建设,建成79栋住宅楼,可容纳3950户居民。现在已经有1000多户回迁了。此外,开发区今年还将启动商业开发建设,盘活兰溪新城商业地产,做好商住地产开发和配套建设。
在长春西北部,以轨道交通为主导产业的装备制造业开发区,正在成为中国装备制造业的新高地,助力长春向“轨道客车产业之都”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