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闸管是一种可以控制导通点开关,以弱电流控制强电流的电路。晶闸管通常用于整流、电压调节、交流DC变换、开关、调光和其他控制电路。它具有屈服小、重量轻、耐压高、容量大、效率高、控制灵敏、使用寿命长、操作非常方便等优点。晶闸管有很多种,包括单/双向晶闸管、可关断晶闸管、快速晶闸管、光控晶闸管等。目前广泛使用的是单向晶闸管和双向晶闸管。两种常用的晶闸管有什么区别?下面详细做一些对比:
1.单向晶闸管
单向晶闸管是由四种半导体材料P1、N1、P2和N2组成的三个PN结,分别用J1、J2和JBOY3乐队表示。来自P1的铅是阳极,用A表示;从N2引出的是阴极,用K表示;从P2来的门,用G表示(字符符号是VT)。详细的内部结构图如下。
单向晶闸管结构图
单向晶闸管的主要参数是额定正向平均电流、导通保持电流、门极触发电压、正向阻断峰值电压和反向阻断峰值电压。
单向晶闸管可以通过其引脚和万用表的形状判别法来识别。鉴别方法如下:
形状判别法:利用单排晶闸管的形状结构特征来判别其管脚的极性。
万用表测量方法:
万用表测量法主要针对小型塑封单向晶闸管。将万用表设在R*100欧姆,测量单向晶闸管任意引脚的正负电阻。当两次测得的电阻值为∞,则可以判断这两个管脚为阳极和阴极,另一个管脚为栅极。然后万用表的黑色表笔接在门极上,红色表笔分别接在另外两个管脚上。测量电阻小的红色主表的针是阴极。电阻值大的红色一次表的管脚是阳极。
2.双向晶闸管
双向晶闸管内部有N1P1N2P2N3的五层结构。它具有三个电极,即栅极G、主电极A1和第二主电极A2。无论从结构上还是特性上,都可以看作是一对反向并联的普通单向晶闸管。双向晶闸管的结构、等效电路和文字符号如下图所示。双向晶闸管可以控制正反向导通,触发电路简单稳定,广泛应用于照明调节、温度调节、交流调压等交流无触点开关电路中。
双向晶闸管的符号、结构和等效电路
双向晶闸管的形状
双向晶闸管的主要参数是段太重复值电压(额定电压);额定通态平均电流(额定电流)
注意:在控制电路中,三端双向可控硅开关是一个容易损坏的元件。一旦发现双线晶闸管损坏,更换相同参数的晶闸管即可。
双向晶闸管的测量需要确定门极,检查门极的质量。确定门极G有两种方法:一是判断形状,二是用万用表测量,就像单个晶闸管一样。具体方法是:将万用表设在R*1K,测量两个电极之间的电阻值。如果电阻值为两次∞,则唱针对应的滴答声为A1和A2,第三个管脚为门g,如果某些管脚之间的正负电阻值不为∞,则说明三端双向可控硅损坏。
如何检测晶闸管!不同类型晶闸管的检测方法 1.半导体闸流管的基本检测方法?
1.区分单向晶闸管的阳极、阴极和控制极?
从电路板上断开的单向晶闸管的正极、负极和控制极一般不做特殊标记,主要通过检测各引脚间的正负电阻值来进行各引脚的识别。晶闸管的每个引脚之间的电阻相对较大。检测时出现小电阻时,黑色触针接控制电极(G),红色触针接阴极(K),另一针为阳极(A)。?
2.辨别单向晶闸管的好坏?
断开电路板单向晶闸管,阳极(a)、阴极(k)、控制极(g)标记清楚;在正常的单向晶闸管中,阳极(A)和阴极(K)引脚之间的正电阻和反向电阻,以及阳极(A)和控制电极(G)引脚之间的正电阻和反向电阻应该非常大,阴极(K)和控制电极(G)引脚之间的正电阻应该比反向电阻小得多。并且阳极(A)和阴极(K)之间的正向电阻越大,单向晶闸管的阳极的正向阻断特性越好。反向电阻越大,单向晶闸管阳极的反向阻断特性越好。?
3.辨别双向晶闸管的好坏?
断开电路板的双向晶闸管,电极(T1)、第二电极(T2)和控制电极(G)畅通。判断双向晶闸管的好坏,主要看短路前第二电极(T2)和电极(T1)之间的电阻接近无穷大,第二电极(T2)和控制电极(G)短路,短路后晶闸管导通,所以第二电极(T2)和电极(T1)之间的电阻变小,有固定值。可以得出结论,双向晶闸管具有双向触发能力,其性能基本良好。?
4.晶闸管的替代原理?
晶闸管有很多种,不同类型的晶闸管用于不同的电子器件和不同的电子电路。在选择和更换晶闸管时,应主要考虑额定峰值电压、额定电流、正向压降、栅极触发电流、触发电压和开关速度等参数。额定峰值电压和额定电流应比工作电路的工作电压和电流高1.5 ~ 2倍,更换时应选用同类型、同特性、同形状的晶闸管。
普通晶闸管一般用于交流和DC电压控制、可控整流、交流调压、逆变电源、开关电源保护等电路中。
双向晶闸管一般用于交流开关、交流调压、交流电机的线性调光、灯的线性调光、固态继电器、固态接触器等电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