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免费注册|忘记密码|管理入口 返回主站||保存桌面|手机浏览|联系方式|购物车
企业会员第1年

苏州银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加关注0

二极管

搜索
联系方式


请先 登录注册 后查看


新闻分类
  • 暂无分类
站内搜索
 
荣誉资质
  • 暂未上传
首页 > 公司新闻 > 新型IGBT系统电路保护设计的解决方案
公司新闻
新型IGBT系统电路保护设计的解决方案
2023-07-04IP属地 湖北31

  IGBT绝缘栅双极晶体管是典型的双极MOS复合功率器件。它结合了功率MOSFET的工艺技术,将功率MOSFET和功率管GTR集成在同一芯片上。该器件具有开关频率高、输入阻抗大、热稳定性好、驱动电路简单、饱和电压低、电流大等特点,广泛用作工业控制、电力电子系统等领域的功率器件(如伺服电机调速、变频电源等)。为了使我们设计的系统更加安全可靠地工作,对IGBT的保护尤为重要。

  目前,在IGBT的使用和设计过程中,基本采用的是粗放式的设计模式——要求的裕量大,系统庞大,但仍然无法抵御外界的干扰和自身系统造成的各种故障问题。瞬时闪电子公司利用其在半导体领域的生产和设计优势,结合了瞬态抑制二极管的特性。在研究IGBT失效机理的基础上,通过整合系统内外,突破设计瓶颈。本文将突破传统的保护模式,探讨IGBT系统电路保护设计的解决方案。

  IGBT故障场合:杂散电感、电机的感应电动势和来自系统内部的负载突变,如电力系统,都会引起过电压和过电流;来自系统外部,如电网波动、电力线感应、浪涌等。归根结底,IGBT的失效主要是由集电极和发射极的过压/过流以及栅极的过压/过流引起的。

  IGBT的失效机理:如果IGBT由于上述原因短路,会产生很大的瞬态电流——关断时电流变化率di/dt过大。漏电感和引线电感的存在会导致IGBT集电极过电压,在器件内部产生闭锁效应,使IGBT闭锁失效。同时,较高的过电压会使IGBT击穿。由于上述原因,IGBT进入放大区,增加了电子管的开关损耗。

  IGBT传统的故障预防机制:最小化主电路的布线电感和电容,以降低关断过电压;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放置一个续流二极管,RC电路和RCD电路并联。在电网中,根据电路容量合理选择串联阻抗,并联齐纳二极管,防止电网过电压。

  IGBT故障保护

  1.集电极过压过流保护,以IGBT变频调速电源主电路为例(图1)。

  在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并联RC滤波电路可以有效抑制关断过电压和开关损耗。但在实际应用中,由于DC电源前端的浪涌会对集电极产生过电压,使RC滤波电路的抑制作用生效,所以IGBT通常会被击穿或短路。另外,电机启动时,分布在主线上的电感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引起感应过电压,损坏IGBT。与此同时,电机励磁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也对电路造成了相当大的损害——工程师往往没有考虑到这一点。

  针对以上情况,浪涌部分可以采用防雷电路保护(图2)。瞬雷电子研发的蓝宝宝浪涌抑制器(BPSS)具有极大的过流能力和极低的雷击残压。同时,对于电机部分,根据ISO7637的相关标准,该产品完全可以使用。但是使用其他设备无法同时实现以上两种情况。具体问题如下:压敏电阻在ISO7637长波(P5A)容易失效,不适合长期使用;陶瓷放电管不能直接用于有源电路,常因续流问题导致短路,抑制电压过高。

  2.电网过压和过流保护

  传统保护模式:保护方案防止栅电荷积累和栅源电压峰值对IGBT的破坏——可以在G电极和E电极之间设置一些保护元件。下图所示的电阻RGE的作用是将栅极上积累的电荷放电(其电阻值可以是5kω);反向串联的两个齐纳二极管V1和V2被设计成防止栅源电压尖峰损坏IGBT。此外,还提供了控制电路与被驱动IGBT之间的隔离设计,以及适合门电路的驱动脉冲电路设计。然而,即便如此,在实际的工业环境中,上述方案仍然具有相对较高的产品故障率——有时甚至超过5%。相关实验数据和研究表明,这与瞬态浪涌、静电和高频电子干扰密切相关。 而稳压器的响应时间和电流电阻远远不够,导致IGBT过热而损坏。

  新的保护模式:将传统的电压调节器改为一种新型的瞬态抑制二极管(TVS)。一般栅极驱动电压在15V左右,可以选择SMBJ15CA。本产品可通过10/700US 6kV的IEC61000-4-5浪涌测试。

  TVS反应速度非常快(PS级),电流流通能力远超齐纳二极管(高达数千安培)。同时,TVS具有非常好的静电抑制效果。产品能通过8kV IEC61000-4-2接触放电和15kV空气放电的放电试验。

  传统电阻RG改为正温度系数(PPTC)导线。它不仅有电阻的作用,而且对温度很敏感。当内部电流增大时,其阻抗也增大,对过流有非常好的抑制作用。

  更多信息请关注苏州银邦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