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免费注册|忘记密码|管理入口 返回主站||保存桌面|手机浏览|联系方式|购物车
企业会员第1年

苏州银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加关注0

二极管

搜索
联系方式


请先 登录注册 后查看


新闻分类
  • 暂无分类
站内搜索
 
荣誉资质
  • 暂未上传
首页 > 公司新闻 > 资本关注半导体三大投资机遇:自主可控关键零件以及创新
公司新闻
资本关注半导体三大投资机遇:自主可控关键零件以及创新
2023-06-19IP属地 湖北21

  今年的大型半导体展会SEMN/FPDChina2021于本月17日至19日在上海举行。展会现场人山人海,充分体现了行业的热度。在同一个论坛上,业界大咖讨论了半导体投资机会,普遍看好国产替代、技术创新、关键设备原材料等领域。

   工业繁荣促使大型工厂扩大生产能力

  半导体的高度繁荣在这次展览中得到了充分体现。记者在现场看到,参加本次展会的半导体企业多达1100家,来自多地的企业联合参展,如沈阳所属的新源威、拓晶科技、中科宋新等企业携手参展。

  "我们最近收购了一家小型设计公司来帮助他们做项目."记者在展会上与一家半导体设计公司的创始人聊天得知,晶圆厂产能依然紧张,小公司根本下不了订单。

   设计公司的创始人预测,晶圆厂紧张的产能将持续到年底。

  “现在连扫帚都和芯片有关系,人们想用扫地机器人;汽车芯片的数量从十几个增加到几百个。”对于产能紧张,新新租赁轮值总裁袁在“半工业创新投资论坛”上表示,不断增长的需求和越来越多的应用场景是半导体增长的动力,也是此轮产能紧张的根本原因。

  产能紧张,大厂积极扩产。继在北京投资之后,SMIC在产能扩张方面又迈出了一步。SMIC 3月18日披露,公司与深圳签署合作框架协议(通过深圳重投集团),公司、深圳重投集团等第三方将共同投资晶圆制造项目,预计新增投资23.5亿美元。该项目将专注于28纳米及以上集成电路的生产,并提供技术服务。计划月产能为40000片12英寸晶圆,预计2022年投产。

  公开资料显示,除了SMIC,华润微、士兰威、华虹李鸿也在积极扩产。对此,一位半导体资深人士向记者表示,中国半导体在很多领域确实与国际先进有较大差距,短期内也追不上,但中国半导体可以快速占领一个领域,即快速扩大成熟工艺产能。

  这位资深人士进一步解释说,鉴于投资巨大,国外晶圆厂在扩大生产方面往往谨慎而缓慢。随着需求和市场的持续增长明朗,中国可以借助资本快速完成产能的“跑马圈地”。产能和市场存在只是时间问题,会带动行业的共同成长和进步。

   资本关注三大投资机会

  “我和我的公司已经投资了42个项目,其中17个将在今年宣布IPO。”在本次论坛上,长电科技名誉董事长、新潮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王新潮对上海日报记者表示,转向投资领域后,过去几年专注于半导体设备和材料的布局,接下来将专注于半导体设计领域。

  产业盛宴已经开始,半导体领域的投资机会在哪里?在“半工业创新与投资论坛”圆桌会议环节,工业界和投资界普遍看好国内替代、技术创新和关键设备原材料领域的投资机会。

  王新潮认为,投资者可以重点关注三大领域的投资机会:基于安全性和可控性,未来三到五年芯片“国产替代”的市场空间非常大,机会很多;第二,目前中国公司在半导体设备领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和成绩,但在关键元器件和材料领域几乎还是空白,未来10年是半导体设备材料的投资窗口期;第三,半导体领域的创新从未停止。创新赛道上,有技术有产品的公司都是值得关注的投资机会。

  提到国产替代,袁补充道,除了国产设备被“卡住”之外,用于晶圆厂的MES(制造执行系统)等国产软件也是一个被“卡住”的领域。中国可能无法在整个半导体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都占据全球,但考虑到产业链的安全性,这些“卡脖子”的领域应该有自主可控的产品。

  “史圣投资在2014年投资了晶圆厂SMIC北部,现在晶圆厂领域有了更多市场化的投资机会。”史圣投资董事总经理何新宇表示,中国半导体行业已经进入“量变到质变”的阶段,PE的参与度越来越高。在参与了Semitronics对瑞典Silex项目的收购后,史圣投资继续关注半导体海外并购的机会。

  在谈到海外并购时,一位与会者给出了两点建议:一是尽量避开冲突和敏感区域;二是在合作方式上进行创新,比如采取参股、在国内设立公司等方式。

  王新潮根据长电科技并购兴科金鹏的经验给出了建议。中国半导体企业要从企业战略出发,合理运用权力,充分了解对手。

  “未来10年,中国将成为低端集成电路的全球采购中心。”王新潮强调,中国在设备材料领域的短板、国际环境等因素决定了中国集成电路首先要“大发展”。

  更多信息请关注苏州银邦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