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鞋分享劳保行业新闻。
有目共睹的是,由于缺乏核心竞争力,中国鞋业很难实现规模和品牌实力的并行发展。为此,在这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中,制鞋业开始以产品、渠道、市场三股力量的形式进行探索,希望突破品牌发展瓶颈,实现品牌升级,赢得持续竞争力。
无论是中国鞋企与欧盟等国的贸易摩擦,还是世界金融危机中国内经济的坚挺表现,无论是“海外收购”越来越流行,还是中国已经成为奢侈品消费快速增长的国家,种种迹象表明,中国国内零售市场潜力巨大。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广东、浙江、福建、成都等几大制鞋基地的中国代表性鞋企迅速反应,主动进行战略调整。一系列积极主动的探索措施相继出台并实施。虽然没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近两年中国鞋业的转型升级还是喜人的。
行业变动频繁,高附加值行业得到加强。
“给我一个足够长的支点和杠杆,我可以撬动整个地球”——随着中国鞋企品牌意识的觉醒和强化,“产品研发和渠道升级”的支点越来越受到重视。一开始,一些鞋企开始减少生产线,增加外包产品的比例,逐渐弱化生产职能,或者开始进行生产改革,试图在制造过程中节约生产成本以增加利润。比如2008年,奥康集团出台了一些措施,加大对生产过程细节的控制,即使在原材料上涨的情况下,其生产成本也得到了有效控制。
改革的直接和普遍落地点主要集中在“微笑曲线”的两个高附加值板块——产品研发投入和渠道建设。一方面,一些鞋企在东莞、意大利、西班牙、日本、韩国等世界鞋类研发中心设立办事处,广泛收集新的时尚信息。另一方面,与R&D地区相比,渠道转型、升级和扩张的步伐似乎更为紧迫。擅长专卖连锁模式的泉州、温州鞋企,意在利用百货优势赢得品牌形象的提升,从长期占据的三四级市场跃升至一二线市场,打破销售的地域限制,进而为国内市场的品牌国际化铺路。虽然东莞、深圳、广州的代表品牌, 如百丽、星期六,拥有了与大部分百货商场平等对话的筹码,他们仍在积极寻找多元化的终端业态,试图开街店、综合店甚至进军鞋城,以获得更多的渠道话语权。以代工和出口业务为主的桐乡女鞋和成都女鞋,近两年针对国内市场展开了品牌攻势。
双向匹配问题说明品牌渠道资源急需对接
一端是国内鞋企对渠道转型升级的渴望,另一端是国内渠道的瓶颈和对本土鞋企品牌的一知半解。当扩大内需成为政府的重要工作之一时,百货、鞋城等零售业态的扩张和可持续发展也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首先,作为国内零售业的重要据点,我国百货业面临着同质化竞争和差异化经营的发展瓶颈。如何在规模扩张和健康可持续发展之间找到平衡点,是困扰百货业人士的主要问题。同时,作为品牌形象展示的良好平台, 百货企业应该如何发挥自身优势,推动本土民族品牌的升级发展,是社会给予百货业的历史反思。
零售鞋链作为中国鞋业渠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中国鞋业市场繁荣和优化鞋业渠道结构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4月30日,“国美瑞东”店落户北京,也预示着零售鞋城这一鞋业终端业态的巨大发展前景。然而,目前我国零售鞋城仍无法摆脱“小、多、散、乱”的经营格局。在中国鞋业积极改革、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零售鞋连锁应该如何做大做强,真正成为“百货-专卖-鞋城”三足鼎立商业格局的支柱之一?
品牌与渠道对接不均衡的问题,在2009年8月温州举办的“名品进名店对接展”上被无情放大。逛完温州、泉州等鞋企的品牌展厅,不少百货人士感叹“原来变化已经这么大了”,“民族品牌可以成为百货实现差异化个体经营、优势互补的重要元素”——这样的声音在展会现场并不“单调”;一些连锁鞋城也找到了商业模式改革的突破口,比如削减中间环节,实现厂家合资。更重要的是,品牌真正意识到了“商场为什么难进”的深层原因,不仅仅是公关费和扣点,还有产品研发的差距, 形象包装、宣传推广。
各方努力推动中国鞋业的发展。
早日实现品牌升级和产业转型,是中国整个制鞋业的集体心愿。从“第98届中国鞋服皮具博览会暨名品店对接展”上,我们欣喜地看到,中国鞋业人士正在通过各种形式和努力,打破中国鞋业“R&D信息不对等、渠道不平衡、市场无序竞争”的产业格局,促进“真正互通有无、品牌与渠道合作共赢”。衷心希望中国鞋业早日实现转型升级,向品牌化、国际化大步迈进。
解决的办法总会比问题多,中国鞋业就是在不断克服问题和探索的过程中快速发展的。作为目前国内大型的成品鞋精品展会,第98届中国鞋皮具博览会暨名品鞋店对接展积极响应中央调结构的号召,聚焦“微笑曲线”中高附加值的“R&D”和“销售”环节,顺应品牌与渠道的对接需求,为中外鞋皮具等知名品牌搭建桥梁 以及全国重点大型百货商场、鞋类连锁鞋店等名店,以此促进行业交流。
如果说“品牌与渠道对接不均衡”的问题可以通过国内鞋品牌与渠道商平等沟通、互通所需商品来解决,那么“产品R&D与设计”这个被诟病已久的薄弱环节,就必须得到“外脑”的配合。我们不得不承认,中国制鞋业凭借强大的制造优势,在世界制鞋领域占据主导地位,但一直被诟病大众化,缺乏创新,因此无法拥有国际话语权。事实上,在本次展会中,主办方发起的“鞋子与设计”主题沙龙活动和新一季鞋子时装秀,都是在为国内外设计师提供平台,为企业提供学习和交流的机会。通过这一系列活动, 对有效促进我国鞋类设计师水平和品牌设计能力的提升,解决我国鞋类产品创新能力弱的基本问题,有效推动我国鞋业发展起到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