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国家和地区将液晶面板视为危险废物。为解决这一问题,各国需要实现液晶面板废料的现场处理、掩埋、烧毁或物理处理。然而,这样会增加处理成本和环境风险。液晶作为一种高单位成本和高稳定性的合成化学品,难以实现生物降解。液晶结构中含有大量苯环、氟、氯和溴等成分,若将其掩埋,可能会渗入地下水系统,对生态系统产生影响。
液晶屏由背光层、下偏光板、驱动层、液晶层、滤色片和上偏光板组成。驱动层主要由薄膜晶体管(TFT)构成,因此TFT-LCD的说法屡见不鲜。以中国台湾为例,每年回收600公吨废弃液晶面板。这些废弃物可以改质为540公吨纳米孔洞吸附材料,减少480万元废弃物处理成本。此外,这些材料还可以应用于处理废铅蓄电池处理业的含铅废水8750公吨及电镀业的重金属废水90万公吨。通过电镀废水回收182公吨重金属,价值达到2687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