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播种机的基本结构、原理及维护方法
于新凯
在玉米生产中,现代化的播种机械可以实现高效、精确的播种作业。机械化播种可以一次完成开沟、播种、施肥、覆土、镇压全部工序,可以保证玉米种子在播种过程中的合理行距和株距。播种深度一致,覆土抑制效果好,有利于提高出苗率。保证玉米作物稳定均衡生长。玉米播种机的性能不仅要与该地区的农业习惯和要求相匹配,还要依靠规范的使用和驾驶技术以及对机械故障的合理处理。在现阶段玉米播种生产中,因玉米播种机使用和维护不规范而导致的故障和延误生产的问题层出不穷。因此, 提高播种机驾驶员的规范操作意识,有利于保证玉米播种作业的高质量完成。
1玉米播种机的基本结构和原理
玉米播种机主要是指能够播种玉米种子的机械设备。这一阶段使用的玉米播种机根据功能不同包括穴播和条播两种形式。其结构主要包括松土装置、开沟器、施肥装置、播种装置、种子箱、肥料箱、地轮、起垄覆土装置等。一些播种机还设计有覆膜装置。玉米播种机的主要动力来自地轮的转动。地轮由于摩擦力在拖拉机的牵引下转动,为播种和施肥提供动力。开沟器开沟后,播种施肥器分别施种肥。种子和肥料通过排种器和排肥器从种子箱和肥料箱中获得后,被精确地播种在种子沟中。播种后, 它们被后覆土装置覆盖,并且如果需要,进行地膜覆盖操作。
2玉米播种机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2.1关键部件的检查
按照玉米播种机使用说明书的要求,驾驶员应清楚播种机的结构和主要部件,并在操作前仔细检查播种机。检查的重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检查零件连接是否紧密,特别是紧固螺栓、开口销、定位销是否牢固;二是检查传动结构使用的润滑油是否充足;三、空转检查各传动结构运转是否灵活,有无噪音和异常振动,确保无异常现象方可运转。
2.2运行参数的调整
作业前,应根据农艺要求适当调整玉米播种机的播种量、排肥量、开沟器行距和覆土压土装置位置。
(1)通过更换链轮来调整播种量,调整后传动系统的变化可能与地轮的滑移率不匹配。所以调整后要进行试运行,确认后才能进行正式运行。
(2)排肥量的调节主要通过改变外槽轮的工作长度来实现。调整后,地轮可转动10 ~ 15圈,同时检查各排肥器排出的肥料是否符合农艺肥料要求。
(3)通过调节开沟器与地轮的相对高度,可以调节播种施肥的深度,通常需要满足该地区的农艺要求,实现可靠覆盖。
(4)调整播种机的水平状态。首先将机器开到一块平地上,降下播种机,使开沟器尖端紧贴地面,观察开沟器尖端与地面的距离是否一致。对于不一致的问题,通过转动左右拉杆进行调整。
2.3操作注意事项
(1)为了保证玉米播种机的作业质量,在正式播种作业前应进行试播作业,试播的距离一般为20m左右。在试播期间,应检查播种机的工作状态,以确保在可以进行正式播种作业之前,已经满足该地区的农业要求。
(2)播种作业过程中,播种机应匀速直线前进,严禁中途停车或慢行或快行,以免漏播或重播。转弯或倒车时,播种机应抬起。提升时,必须确保机器缓慢运行,以避免开沟机堵塞或其他部件损坏。
(3)为了保证排种的顺利进行,作业时种子箱内必须有足够的种子,通常要求能作业的最小种子量为种子箱容积的20%。同时,在播种机的土地转移或运输过程中,种子箱中的种子应全部排出。
3常见故障及维护
3.1漏种问题
种子渗漏通常是由种子输送或计量阶段的问题引起的。如果发现播种机漏种,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检查:首先检查输送管是否堵塞或脱落,检查输送管是否损坏。如发现堵塞,应清理并妥善安装,损坏的输送管应及时更换;二是检查玉米种子中是否混入过多杂质,造成开沟器和排种器堵塞。此时应及时更换种子,有可能的话可以重新筛选含有杂质的种子;三是检查种子箱内的种子是否充足,如果种子缺失,要及时补充。
3.2播种深度不一致的问题
玉米机械化播种过程中,播种深度不一致的问题多是由于播种机的部分开沟器安装高度不均匀或使用过程中损坏,导致播种过程中出现深度不一的情况。此外,播种机机架不平整,机架变形也可能导致播种深度不一致。针对播种深度不一致的问题,要认真查找故障原因,根据故障原因进行维修,及时更换和重新安装破损或高低不平的开沟机,如果不平整或扭曲可以考虑重新安装机架,并进行一些修正,使其恢复正常工作状态。
3.3播种的间歇性问题
间歇播种造成的播种不均匀。一是传动齿轮啮合间隙过大或齿轮打滑,应调整齿轮啮合间隙;二是离合器弹簧太弱导致齿轮打滑,应及时更换离合器弹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