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种网络电缆的特征:
1.电缆张力:不要超过电缆制造商规定的电缆张力。张力过大,电缆中对绞距离会变形,严重影响电缆的噪声抑制能力和电缆的结构回波损耗,从而改变电缆的阻抗,损害整体回波损耗性能。
2.电缆的弯曲半径:避免电缆过度弯曲,因为这会改变电缆对的绞距。如果弯曲过度,线对可能会散开,导致阻抗不匹配和不可接受的回波损耗性能。此外,它将改变电缆中四对绞距之间的关系,这将导致噪声抑制问题。一般情况下,电缆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已安装电缆直径的8倍。对于典型的六类电缆,弯曲半径应大于50mm;
3.线对分散:在电缆终端点,电缆中每根线对的敷设距离应尽可能靠近数据中心。线对之间的扭绞距离由电缆制造商计算,改变电缆的扭绞距离会对电缆性能产生不利影响。虽然ISO和TIA超5类布线标准规定了线对色散的长度(13 mm),但对于6类布线没有这样的规定。目前的建议是遵循制造商提供的建议;
4.电缆压缩:避免使电缆扎带太紧并压缩电缆。过紧的电缆会使电缆内部的绞线变形,影响其性能,一般会使回波损耗更加明显不合格。回波损耗的影响会累积,每个绷紧的电缆扎带对都会增加总损耗。建议使用粘扣带;
5.电缆打结:从卷轴上拉出电缆时,应注意电缆有时可能会打结。如果电缆打结,应视为损坏,应更换电缆。安装压力将使安装人员拉直电缆结。但是,损坏已经发生,将在电缆测试期间检测出来;
6.电缆重量:6类电缆的重量大约是5类电缆的两倍。24根一米长的6类电缆重量接近1.0 kg,而同样数量的5类或5类电缆重量只有0.6 kg。当使用吊线支撑电缆时,必须考虑电缆重量。建议每个悬索支撑点每束多支撑24根电缆;
7.成束电缆中的电缆数量:当任意数量的电缆以较长的平行长度捆扎在一起时,相同捻距的成束电缆中不同电缆的线对会发生容性耦合,这将导致串扰明显增加。这就是所谓的“外来串扰”,消除外来串扰不良影响的最好办法就是最大限度地减少平行电缆的长度;
8.电缆护套的剥离:在电缆端接点,端接后从护套暴露到数据中心的线对必须保持较小。不需要剥掉电缆外皮,电线可以直接连接到数据中心。TIA或ISO布线标准规定了剥除护套的长度,通过使剥除护套的长度较小,保证了电缆内部的线间敷设距离,从而实现了有效的传输路径。如果IDC上剥离的护套过大,将会损害六种类型布线系统的NEXT和FEXT性能。
在满足人们需求的同时,六类网线和五类在施工安装上有什么区别?六类网线的性能要求只有在安装规范标准的前提下才能实现。以下是安装规范中应注意的一些因素:
1.张力:在电缆布线施工中,张力被限制在一定范围内,一般在9 kg左右。张力过大会破坏电缆对的对称性;
2.接头:电缆接头的运行距离不能超过2cm,运行时间过长会造成很大的近端串扰;
3.保护层:在接头处,需要在电缆的外保护层压在一起,不能外接。当电缆受到外力时,这个力会在电缆的金属部分和连接器的主要部分;
4.多余的电缆:如果两个端子之间有多余的电缆,要按照要求的长度剪下,不能卷起来;
5.线路布置:由于六根电缆的直径超过了一般的5类导线,为了避免电缆缠绕(尤其是在弯头处),在管道设计时必须注意填充直径。一般情况下,在内径为20mm的导管中放两根6类导线是合适的;
这些看似是小问题,小细节,但高性能线缆对细节更敏感,这些错误做法对六类网线的安装效果影响很大。
电缆的十字骨架随着长度的变化而转动,四对双绞线卡在骨架的凹槽中,保持四对双绞线的相对位置,从而提高电缆的平衡特性和串扰衰减。此外,电缆的平衡结构保证在安装过程中不会被损坏。六类非屏蔽双绞线的裸铜线直径为0.57mm(轨距为23AWG),绝缘线直径为1.02mm,STP电缆直径为6.53mm。
六类网线应用:可用于语音、综合业务数据网(ISDN)、ATM155Mbps和622Mbps、100MbpsTPDDI、快速以太网和千兆以太网;与V级、超V级相比,具有传输距离远、传输损耗小、耐磨、抗压能力强等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