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位于白水镇潘家洞村的曲靖市沾益区兰苑农民种植合作社开始了2018年大春马铃薯种植。与往年人山人海挖牛耕种植不同,今年大春的马铃薯种植不仅早,而且人力也少。680亩土地上两辆拖拉机周围只有5-6个人,一大片土地的种植和地膜覆盖就要在短时间内完成。
据区农业局农技推广站的专业技术人员介绍,这是他们研制的专用马铃薯播种机。该播种机集播种、深施基肥、起垄、铺设滴灌带、覆膜于一体,一次完成。通过采用人工精准送芽,配合自主研发的覆膜机,这两台机器每天可以完成20-30亩的种植面积,相比传统种植方式大大提高了效率,同时节省了人力成本。每亩可节本增效400。
沾益区自2015年被农业部列为马铃薯全程机械化示范区。通过推广应用、试验示范,创新了马铃薯播种、中耕、收获、残膜回收等专用机械的选型和集成,并与马铃薯生产农艺高度融合,形成了一整套适合沾益区生态条件的马铃薯全机械化生产技术。沾益农业局各专业部门协同工作。农机部门负责农机的引进、改制和种植,农业推广部门负责良种和种植农艺的要求,土壤肥料部门负责土壤配方和肥料, 植保部门负责中耕管理期间的全面防治。在种薯品种的选择、播种规格、播种方式、播种时间、深耕整地、基肥、追肥、叶面肥的施用、地下害虫、早晚疫病、块茎蛾、蚜虫、瓢虫的防治等方面,,给出了技术指导的全过程。农作物品种、播种期、测土配方施肥、种植规格、病虫害综合防治等进行了统一规范。在农业机械的使用上,实现了机播技术、地膜覆盖、中耕管理、收割和秸秆粉碎还田的机械化, 其中机播技术实现了种肥播种和基肥深施同步进行。与人工传统种植相比,中耕培土日工作量为每人2亩,而机械化作业日工作量约为80亩,是人工作业的15倍,机械化联合收获是人工挖掘的4倍,每台可减少辅助人员10人以上。
根据2017年合作社种植680亩冬早熟马铃薯的成本效益分析,平均每亩纯收益为1357.74元。马铃薯主要产于南方,销往湖南、成都、重庆、银川、河南郑州和陕西太原,有效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