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石桩是以碎石(卵石)为主要材料的复合地基加固桩。碎石桩是散装桩的一种,按其成桩工艺可分为振冲(湿)碎石桩和干碎石桩。通过振动和水冲洗制成的碎石桩称为振冲碎石桩或湿碎石桩。通过各种无水冲孔工艺(如干振、振动挤压、锤击等)制成的碎石桩。)统称为干砾石桩。由砾石砂、粗砂、中砂、圆砾石、角砾、卵石、碎石等制成的桩。被称为砾石桩。
振冲碎石桩的施工要求:
1.施工前做好安全技术教育,施工中做好安全技术交底,认真布置现场安全防护设施,为施工人员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用品;
2.控制设备包括控制电流控制台、150A电流表、500v电压表和供水管道;
3.工作时必须正确穿戴个人防护用品,不准赤脚或裸体。工作时,你应该站在上风。大风天气停止作业;
4.在夜间或自然光不足的地方工作时,应提供足够的照明设备;
5、在整个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打桩机械的安全操作规程,防止机械和人身安全事故的发生;
6、振动或锤击沉桩机、冲击机作业时,应平稳放置,防止作业时突然倾倒或锤头突然掉落,造成人员伤亡或设备损坏;
7.成孔时,振动锤、落锤、冲击锤6m范围内不得有人行走或进行其他作业;
8、已成了洞的地方在填夯碎石前,应盖上盖板,以免人员或物体掉入人孔。
振冲碎石桩的质量控制:
1、在制桩过程中,每节桩身应满足密实电流、灌注量和振动时间的要求。造桩时,应将水量调小,采用灌注法,或将振动器提离孔口进给,或边振边灌注。喂食不能太凶,原则上“少吃多餐”;
2.施工现场应设置污泥排放系统,将制桩过程中产生的污泥集中进入沉淀池,沉淀在沉淀池底部的污泥可定期挖出送至现场;
3、碎石桩施工顺序从中间,或从一侧向另一侧的方式施工;
4、碎石桩施工结束后,路堤填筑前,注意设置沉降观测设备;
5.搅拌桩的质量控制应贯穿整个施工过程,并进行全过程的施工抽查。施工过程中必须随时检查施工记录和测量记录。并根据规定的施工工艺,对每根桩进行质量评定;
6.当实际贯入度达不到设计要求时,应在原位置打入桩管,补充砾石后重新打入,或在旁边补桩;
7、施工中选择合适的桩尖结构。当采用瓣桩靴时,砂土地基宜采用尖瓣式,粘性土地基宜采用平底式。
振冲碎石桩工艺参数:
1、加密电流减去空载电流大于等于50A,加密段长度为30 ~ 50 cm,振动时间为10s,加密水压为0.3 ~ 0.5 MPa
2.桩身采用含泥量不大于5%的碎石,粒径为20 ~ 150mm;
3.振冲碎石桩全长范围内应进行超重型动力触探,以检查桩的密度和直径。根据超重型动力触探取桩身密度控制指标;
4.加固范围(处理范围):应根据建筑物的重要程度和场地条件确定,一般大于基础面积。对于一般基础,应在基础外缘扩大1 ~ 2排桩;对于可液化地基,应在基础外缘扩大2 ~ 4排桩;
5.桩排列(桩位排列)。大面积全屋处理,宜采用等边三角形布局;对立或条形基础宜布置成正方形、长方形或等腰三角形;对于圆形或环形基础(如油罐基础),应采用放射状布置;
6.桩长的确定:相对硬度埋深不大时,应根据相对硬层埋深确定;相对较硬层埋深较大时,应按建筑物基础允许变形值确定;对于受稳定性控制的工程,桩长不应小于危险滑动面的深度;在可液化地基中,桩长应根据地震处理所需的深度来确定。桩长不应小于4m;
7.桩径:桩径应根据地基条件和成桩设备确定。例如,当采用30kW振冲设备成桩时,碎石桩的直径一般为0.7 ~ 1.0m..也可根据每根桩的填料用量计算,一般为0.8 ~ 1.2m;
8.桩间距:应根据荷载和原土的抗剪强度确定,可为1.5 ~ 2.5m..当荷载较大或原土强度较低时,应取较小的间距。反之,可取较大的间距。对于桩端未达到较硬层的短桩,应采用较小的间距。
碎石桩施工要点:
1.施工前应设置五根试桩。设置试桩时,应认真记录桩的贯入时间和深度、冲洗水量和水压、压入的碎石量和电流的变化,以确定桩体在密实状态下的各项指标,可作为设置碎石桩的控制指标;
2.试桩设置后,对3根试桩进行标准贯入试验,对其中2根进行载荷试验,检查施工设备和方法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3.如果第一次试桩不成功,应改装或更换设备,改变施工方法,并进行两次或两次以上试桩,直至五根桩全部符合要求;
4.施工时,碎石应分批加入。每次投料量一般为1m高包装;
5.设置碎石桩时,应根据试桩结果严格控制电流,使其大于密集试桩的电流值;
6.碎石桩设置后,根据设计图纸要求,在顶部铺设碎石或碎石垫层。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应确保碎石不受周围土壤的污染。
我公司始终坚持“诚信为本,质量第一”的理念,行业健康发展。本着合作共赢的发展理念,我们愿与新老朋友携手共进,共创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