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魏伯勤、王海、王鹏飞)近日,克山县有效解决焚烧秸秆造成的环境污染,改善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蓄水保墒能力,恢复和提高土壤肥力,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在克山县林俊大豆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大豆种植地块,记者看到,原玉米茬地专用免耕秸秆覆盖播种机在田间来回穿梭,灭茬、开沟、播种、镇压、秸秆覆盖一次性完成。据合作社负责人介绍,以前春播前灭茬、旋耕费时费力,有时还会推迟播种期。
“用这项技术保墒,节约成本,种3000多亩地,每亩节约20多元,3000多亩地节约8万多元。”克山县林俊大豆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郭军告诉记者。
在播种现场,克山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孙说:“这项技术可以说是土壤不用破,秸秆不用离田。同时可以增加有机质含量,增加耕层厚度,减少环境污染,节本增效,为黑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据了解,为提高土壤肥力,防止水肥流失,解决东北寒冷地区玉米收获晚、整地时间短、秸秆焚烧污染环境等问题,克山县农业技术部门通过示范试验,引导种植大户和合作社在原玉米茬地上引进免耕秸秆覆盖播种技术和机械设备,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为黑土地保护开辟了一条新路。(原标题:克山县科技引领开辟黑土保护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