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免费注册|忘记密码|管理入口 返回主站||保存桌面|手机浏览|联系方式|购物车
企业会员第1年

山东普航机械有限公司  
加关注0

农业机械及设备

搜索
联系方式


请先 登录注册 后查看


新闻分类
  • 暂无分类
站内搜索
 
荣誉资质
  • 暂未上传
首页 > 公司新闻 > 河南农民发明花生播种机,翻土播种覆土一气呵成,可抵20人的效率
公司新闻
河南农民发明花生播种机,翻土播种覆土一气呵成,可抵20人的效率
2023-08-02IP属地 湖北48

花生是吃饭时常见的配菜,但是种植花生的过程很麻烦。

河南农民崔新杰发明了一种花生播种机,可以一次性完成挖、播、覆土工作,效率远超20人。

这一期我就带大家看看这个花生播种机到底有多厉害!


河南农民发明花生播种机

每当一群朋友聚在一起吃饭,饭前都会吃点开胃菜,比如花生、毛豆。花生又脆又好吃,想不吃都难。

几乎每家每户都会准备一大袋花生,看剧聊天的时候也可以拿出来吃。甚至很多商家都开发了各种花生零食。

吃花生的过程很开心,但是你知道花生是怎么种出来的吗?每年三四月份,农民会开始在地里播种花生。


通常情况下,需要两个人互相配合。一个人拿着锄头沿着田地的直线不停地挖小坑,另一个人需要紧跟其后,一次往坑里扔两三粒种子。看似很简单,但对锄头操作者的技术要求很高。

首先,每个种坑要相隔15-20厘米,锄头操作者每次都要把后一个坑的土盖在前一个坑的种子上,以利于种子的后续生长。

另外,每个坑的深度要超过四个手指的距离,但不能太深,否则种子后期难以生长,也不能太浅,否则种子会营养不良,幼苗会变黄。


对于一片几百亩的田地,即使是有着十几年花生种植经验的农民,为了在规定的日子里完成花生的播种作业,也需要从白天工作到晚上。

所以,种出质量好的花生不容易,农民每天都很辛苦。他们不禁感叹农业进入了机器的现代化。为什么到现在还没有人发明能播花生的机器?

谁说没有?自古以来,民间就有很多人才。在河南省平顶山市贾县白村,有一个爱发明的农民。


他叫崔新杰。他每天在家摆弄机器。他是村里有名的发明家。当我听说他发明了花生播种机时,有些人迫不及待地想看看机器的真面目。

我们面前的这台机器是崔新杰发明的花生播种机。机器的前身是拖拉机,中间是旋耕机和纺车。前者可以翻土,后者可以压实土壤。

机器后面是花生播种系统,上面有四个装载花生种子的容器,中间有一个花生种子分离器,可以通过下面的两个进料管将花生种子滴入土壤中。


然后机器后面的圆盘覆盖器就可以把种子两边的土聚集起来盖住种子,最后被压实机碾过压实土地,这样就完成了播种作业。

与人工挖洞的平播方式相比,机器采用垄作播种,可以使花生后期坐果率更好。

崔新杰发明这样的机器有两个原因。第一,他的父母曾经是种花生的农民,所以他知道这份工作不容易。


第二,父亲去世前告诉他,人终究是要离开这个世界的,所以至少要留下点有价值的东西,这一生不值得。

受父亲的话启发,崔新杰决定学习机器。起初,家庭条件无法支持他做这些发明,但他选择了坚持。

孩子和妻子都出去工作了,他就待在家里专心研究,从零开始学习机械知识,最后成功造出了一台机器。可以说这台花生播种机凝聚了他多年的心血和心血。


机耕、播种、覆土一气呵成。

为了验证这台播种机的真实效果,崔新杰把机器开到了附近的一片农田,很快就吸引了很多农民前来观看。

然而,就在崔新杰正在做准备的时候,机器上的一个压制轮不知道什么时候掉了下来,但是它来了,于是他决定试一试。

然而,崔新杰刚刚走出不远处的机器,农民们就发现了问题,赶紧拦住了他。


原来,一些种子暴露在土壤之外,农民不得不开始质疑机器的性能。崔新杰很快发现了问题,打算再试一次。

他把镇压轮的高度降低了一点,以为这样可以压实土壤。没想到,另一个压制轮在操作中途松了。

此时,在场的农民已经不再看重这台机器,认为它不仅耽误了自己的工作时间,还浪费了很多种子,这让崔新杰非常尴尬。


不过崔新杰发明的花生播种机也有可圈可点的地方。至少机播的行距和种子间距符合要求,就是种子不能埋到土里,而且是白的!

于是,崔新杰把机器拿回去研究,终于发现了问题,并投入到机器的改进中,很快就造出了第二代花生播种机。

升级后的花生播种机增加了施肥功能,同时也调整了播种系统。每一个装花生种子的容器,只连接一个播种机和一个进料管,把覆土器改成尖锐向内弯曲的形状,这样就可以嵌入更深的土里,让种子掉到坑里。


最后他把之前的镇压轮改成了两个小轮,这样就不容易松了。

第二代花生播种机的效果确实不错,土面上已经看不到种子了,但是农民们又开始质疑机器的工作速度,想要来一场人工竞赛。

如果崔新杰的机器能比20个农民播种得更快,质量更好,就能证明这台机器真的很厉害。崔新杰自然非常爽快地答应了。


于是,比赛当天,20个农民成双成对来和崔新杰、机器比赛,气氛非常热闹。

虽然崔新杰的机器在比赛中出现了两次小问题,但好在及时调整,没有耽误太多时间。他轻松完成了五亩田的播种任务,而手工队只完成了一半,已经筋疲力尽。

最终,在专业人士的检验下,花生播种机的工作效率明显更好,机器人队赢得了比赛。在这种情况下,崔新杰终于可以松一口气,证明自己当年的坚持是正确的,才有了今天的成就。


而这台机器最终可以帮助农民播种花生,减少他们的劳动力,提高工作效率。

其实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每个人都能想到解决的办法,但只有少数人会像崔新杰那样行动,把想象变成现实,所以才能取得非凡的成就。

正是因为有崔新杰这样的活动家,中国的农业现代化才会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