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内蒙古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宋振宇
本报见习记者庄佳慧通讯员杨秀娟
宋振宇出生在扎兰屯市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贫困的生活迫使他辍学。为了减轻父母的生活负担,他从小就开始帮父母干农活。但他没有抱怨命运的不公。他知道只有靠自己的双手才能改变命运。
2005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宋振宇经人介绍加入了荣盛公司。那时,荣盛公司只是一个小小的大豆收购站。因为他只有初中学历,刚开始只能在公司做装卸工,但工作总是比别人积极认真。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2017年,荣盛公司董事长范玲玲接触到紫苏籽油,这是一种在国外非常受欢迎的食用油。她想把这种健康的油带给中国人,所以她开始在全国各地进行种植实验。最后发现只有鄂伦春自治旗种植的紫苏营养价值最高,其α亚麻酸含量可达70%,其他地方达不到。最后,公司决定在鄂伦春自治旗种植紫苏。
得知消息后,宋振宇自告奋勇加入了紫苏种植的队伍。他在种植紫苏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些与播种机有关的问题:紫苏的种植要求是垄内双行条播,开沟,行距65厘米,深度1.5-2厘米,均匀撒入沟内,每米种植20-30粒,播种后用薄土覆盖,播种后稍振。而紫苏种子由于颗粒小、重量轻,在风力和惯性的作用下容易漂离犁沟,不仅导致播种速度慢,还会导致断苗,后期需要人工补种,浪费人力物力。
宋振宇发现紫苏子的颗粒大小与芝麻非常相似,于是经过反复实验和多年的种植经验,他将播种盘改造成圆锥形,不仅提高了播种速度,还提高了播种的精度。以前的圆形播种盘播种需要一个小时,而新的播种盘只需要半个小时,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时间和人力成本。
改进紫苏播种机后,宋振宇主动提出将这项技术免费传授给当地紫苏种植户,为乡村振兴贡献了自己的微薄之力。他到处讲解紫苏的种植要点,宣讲紫苏作为药食同源植物对人体的重要性。每当农忙的时候,他就去田里亲自教授如何使用改良后的播种机,如何让紫苏长得更好。
为了扶持宋振宇,公司免费为贫困户分发了10亩地的紫苏子。目前,在龙头企业荣盛公司的带动下,鄂伦春自治旗已发展紫苏11万多亩,通过免费发放种子、科学种植培训、土地流转、兼职等方式,带动大杨树镇振兴村、四平山村、北郊村等十几个乡镇的537户贫困户融入紫苏产业链发展,平均收入8000-10000元,扶贫效果显著。
每当有人感谢宋振宇无私传授紫苏种植技术时,他总是露出最朴实的笑容,这是属于新农民的。靠着自己勤劳的双手,他不仅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还带领更多的人脱离贫困,走向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