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载、喂食、播种、覆土、卸料...通过播种机,一盘160棵辣椒苗可以在4秒内播完。
2月28日上午10时,位于遵义市新蒲新区虾镇的中国杜拉(虾)辣椒智慧产业园内,身穿深蓝色工装的椒农们正围着播种机忙碌着,3万亩辣椒苗将在几天后全部育成。
“随时盯着基质盘和播种盘,小心什么没播,出来的时候动作要快,不要等着托盘堆在一起……”韩风是遵义供销控股(集团)辣椒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的技术员,往年这个时候,他穿梭在田间地头,为椒农指导育苗工作。今年,韩风和胡椒农民聚集在基地,开始使用工厂化和流水线的方法来培育胡椒幼苗。
“人工每天工作10个小时,只能播种100盘左右。机器播种只需要7个人操作,每小时可以达到900到1000盘,可以满足50亩地的种植需求。”说起这台播种设备,韩峰充满了自豪。
该播种机不仅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保证了辣椒苗的质量。“以前都是人工育苗,每个洞里放的种子都不是定量的,导致苗壮而细,对产量影响很大。”谈到工厂育苗,韩风开了口。“现在是机器精量播种,每个穴都能实现单粒播种。秧苗长大后整齐健壮,还能控制好自己的水肥条件,秧苗质量更好。”
在与韩风短暂的交流中,从生产线上下来的“产品”被装满了一辆三轮车,这些“产品”将被运送到另一个温室,放在苗床上,等待发芽生长。“天气好的时候,滴灌系统会开始喷水,让种子得到足够的水分。未来两个月左右,根据秧苗长势,及时防治病虫害,补充肥料。”看着装满托盘的温室,韩风预计它会是满的。
在机械化育苗提质增效的同时,遵义市还不断改良品种,提升辣椒品牌影响力。
近年来,遵义市把辣椒产业作为脱贫攻坚产业革命的重要产业,深化全产业链。为突出遵义辣椒特色,提升产品竞争力和效益,让更多人吃上真正的遵义朝天椒,今年,遵义市成立了遵义供销控股(集团)辣椒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辣椒品种的种子供应、育苗、产品加工、品牌推广等工作,全力推进辣椒品种工程。
“今年,智慧产业园苗圃将选育遵义朝天椒1号、2号、3号,这些品种在原有基础上,经过当地专家的培育和改良,既保持了遵义朝天椒的香辣口感,又比国外品种更适应当地的生长环境。”韩风说。
“这是迄今为止西南地区最大的遵义朝天椒苗圃,可满足3万多亩辣椒苗的供应。”遵义供销控股(集团)辣椒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国辉告诉记者,今年遵义市将实施12万亩遵义朝天椒补植工程,不断壮大遵义朝天椒品牌。
“通过辣椒种子交换和工厂化育苗,实现辣椒品种、产量、质量和效益最大化,对加快‘虾椒’质量标准体系建设,努力打造新浦出口辣椒质量安全国家示范区,不断打造世界辣椒加工贸易基地核心,具有重要意义。”新浦新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肖说。(王启伦金佳丽郭立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