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免费注册|忘记密码|管理入口 返回主站||保存桌面|手机浏览|联系方式|购物车
企业会员第1年

曲阜谷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加关注0

林业机械及设备

搜索
联系方式


请先 登录注册 后查看


新闻分类
  • 暂无分类
站内搜索
 
荣誉资质
  • 暂未上传
首页 > 公司新闻 > 「1983年」一个老拖拉机厂的振兴
公司新闻
「1983年」一个老拖拉机厂的振兴
2023-09-26IP属地 湖北46

浙江永康拖拉机厂根据农村的需要,研制了适合我国南方水田作业的工农-3型小型手扶拖拉机。量产后,供不应求。

——《人民日报》(1983年1月29日第一版)

近日,记者走进四方集团厂区,看到一辆绿色拖拉机,两三米高,外观时尚霸气。车头看起来像变形金刚,独特的三角形履带行走系统非常适合南方水田作业。据介绍,这一新产品近日通过了国家农机推广鉴定。

永康拖拉机厂成立于1961年。

浙江四方集团公司创建于1961年,前身为永康拖拉机厂。是中国最早生产手扶拖拉机和单缸柴油机的企业。改革开放以来,公司把握市场,致力创新。2017年实现营业收入10.8亿元,同比增长21.9%,产品销往55个国家和地区。

把握市场脉搏

上班的时候,大车间的机器轰鸣。百米长的流水线上,拖拉机零件依次通过各个工作台,由工人熟练组装,最终成为成品。旁边的一个展区里摆放着该集团生产的多种产品,其中一款绰号为“小铁牛”的小型手扶拖拉机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厂里的老设计师李顺宝告诉记者,这里曾经是中国的“大明星”。

浙江四方集团公司一直专注于拖拉机的生产。改革开放前,厂里最畅销的产品是工农-12手扶拖拉机。不仅马力大,还可以用于农田运输,一度供不应求。1979年,中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由于家庭联产承包后每个农户的平均耕地面积并不大,这种适合规模化养殖的拖拉机滞销,永康拖拉机厂一度陷入困境。

工农-3手扶拖拉机绰号“小铁牛”。

市场经济讲究面向市场,厂领导决定去实地调研。在南方的稻田里,没有大型机械,农民只能用水牛耕地。养牛一年要1000多块钱,还不包括人工费。经过一番调查,大家都知道了。没多久,工农-3小型手扶拖拉机出来了,绰号“小铁牛”。

关于“小铁牛”的特点,农民当时总结了一句顺口溜:“价格相当一头牛,效率胜过两头牛。没有机耕道,两个人就能扛走。牛的工作会开全体会议,有时间泵,水可以抽。”“小铁牛”量产没多久,就上了当时农机的“热销榜”。据李顺宝回忆,1983年春耕期间,来自江西、安徽等地的汽车在永康拖拉机厂西门排队,日夜排队等待“小铁牛”的装运。

此后,永康拖拉机厂根据我国南方水田作业的特点,抢占市场,生产出满足各种需求的农机产品,包括各种类型的工农手扶拖拉机、轮式拖拉机、中耕机、联合收割机及配套柴油机等,受到市场欢迎。

抓住创新的鼻子

51岁的李洪阳最近有点忙。作为浙江省四方现代农机装备研究所的负责人,他每天都会走访各个实验室,了解重大科研项目的最新研究情况,帮助解决研发中的新问题。

为了增加科研力量,2013年5月,浙江四方集团成立了四方现代农机装备研究所。研究院下设院士专家工作站、拖拉机研究所、柴油机研究所、收割机研究所等机构,各类科研人员300余人。研究所的目标是加强智能化水田、滩地、丘陵微耕成套农业机械装备的R&D和产业化,改变目前国内水田、滩地作业无法大规模开展的局面。

工人们正在试验新开发的轻型履带式拖拉机。

SF-752和SF-502轻型履带拖拉机是该研究所的最新研究成果。据李红阳介绍,它是专门为解决水田保护性耕作问题而研制的动力机械。外壳采用高强度尼龙材料,机身高,重量轻,功率达到75马力,但重量比同类型旧机轻500公斤,因此在作业时不会对土壤造成严重破坏,更具市场竞争力。

原来,2000年以后,国产拖拉机的功能开始向微型中耕机和大型履带式拖拉机两个方向发展。在北方,马力高达两三百匹的大型多功能拖拉机已经批量生产,而在南方,适合水田作业的大型拖拉机已经不多见。从2013年开始,李洪阳和他的团队就一直沉浸在攻关中。图纸很容易就画出来了,产品实验进行了十几次,终于实现了量产。

其实不止轻型履带式拖拉机。据了解,四方现代农机装备研究所目前拥有100多项专利,新产品年销售额已过亿元。

探索新的发展道路

在浙江四方集团新工厂的一角,一台台下线的柴油机正忙着包装,等待出口。李红阳告诉记者,目前四方集团农机产品出口占比超过80%,产品遍布亚非拉等国家和地区。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四方集团就开始拓展国外市场,产品最早出口到印尼、斯里兰卡等地。早些年,四方集团根据孟加拉国农民的特点生产了一种液压柴油机,一进入市场就受到人们的欢迎。现在孟加拉农民用的手扶拖拉机基本都是四方牌产品。此外,在许多国家,四方产品还享有进出口免检的特权。

等待出口的四方柴油机。

除了出口,四方集团近年来还发展了新的业务。2008年四方集团整厂搬迁至开发区,60万平方米的老厂区闲置。这些工厂建于20世纪60年代,至今完好无损。厂内的设施和道路透露着浓浓的六七十年代气息,是拍摄年代剧的好地方。很多影视公司来参观,希望在这里拍摄。

所以从2009年钟汉良、释小龙等人在这里拍摄《火线追踪》开始,四方老厂已经接受了10多部电影和剧集的拍摄。据悉,接下来将以当地或现有的工业遗迹为载体,将老工厂打造成集影视拍摄、主题公园、道具制造为一体的“工业好莱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