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液相色谱仪的构建
高效液相色谱系统主要由流动相储液瓶、输液泵、进样器、色谱柱、检测器和记录器组成。其整体组成与气相色谱相似,但根据流动相为液体的特点做了很多调整。HPLC的输液泵要求输液量恒定稳定,采样系统要求采样方便,切换严格。同时,由于液体流动相的粘度远高于气体,为了降低柱压,HPLC的色谱柱一般较粗,长度也远小于气相色谱柱。
在聚合物分析中,吸附色谱法一般用于分离添加剂,如偶氮染料、抗氧化剂、表面活性剂等。,也可用于分析石油碳氢化合物的成分。
经典液相色谱的流动相靠重力缓慢流过色谱柱,因此固定相的粒径不能太小(约100微米~ 150微米)。将分离后的样品分阶段收集,然后进行分析,这使得经典的液相色谱法不仅分离效率低、分析速度慢,而且操作复杂。直到20世纪60年代才开发出粒径小于10μm的高效固定相,并采用高压输液泵和自动记录检测器,克服了经典液相色谱的缺点,发展成为高效液相色谱,又称高压液相色谱。
分配色谱法
这种色谱的流动相和固定相都是液体,样品分子在两个液相之间很快达到平衡分布。这种分离类似于萃取过程,是利用各组分在两相中分配系数的差异来实现的。
常用的固定剂有β,β’-双氧(ODPN)、聚乙二醇(PEG400~4000)、三亚甲基二醇(TMG)和角鲨烷(SQ)。使用与气相色谱相同的方法,将固定液涂在多孔载体表面,但在使用中容易流失。目前,键合固定相被广泛应用。在这种固相中,固定液没有涂覆在载体的表面上,而是通过化学反应将有机基团结合到纯硅胶颗粒的表面上。
例如,可以通过氯十八烷基硅烷和硅胶表面上的羟基(-OH)之间的反应形成烷基化表面。这种固定液的优点是不容易被流动相侵蚀。在分配色谱中,流动相可以是纯溶剂,也可以用混合溶剂进行梯度洗脱,其极性应与固定液不同,以避免两者之间的相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