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压传感器内部有进气管和真空管。进气管主要负责空气的进入。当空气进入传感器时,会对真空管产生压力,压力会随着空气进入量的增加而增加。在真空管的另一侧,安装了一个压敏电阻器,这是一个变阻器,可以根据压力不断改变接地电阻的大小。而电阻的变化可以影响电路中的电流,从而发出不同的电信号,对电路产生不同的控制效果。这就是气压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我们知道晶体是各向异性的,非晶是各向同性的。有些晶体介质在一定方向上受到机械力变形时会产生极化效应。当机械力被移除时,它将返回到未充电状态,即,当它处于压力下时, 有些晶体可能会产生一种电效应,这种电效应称为极化效应。根据这一效应,科学家们开发了压力传感器。
进气压力传感器也叫歧管压力传感器;无论哪种命名方式都是一种工作原理,其信号和空气流量计信号一样,也是电喷车辆中的重要传感器之一。许多电喷汽车发动机使用歧管压力传感器代替空气流量计,它与曲轴位置传感器一起决定发动机的基本供油。发动机的工作是歧管压力传感器测量进气歧管中的压力与环境大气压力之间的差值,并将其转换为电压信号。喷油器根据电脑板计算出的进气量,输出一定宽度的喷油脉冲信号,这样混合气浓度就是空燃比。
歧管压力传感器的电源为5V电源,由电脑板提供。当真空管处于无真空度的静止状态时,传感器的信号电压一般为3.8—4.8V,不同型号。发动机开始着火后,传感器的信号电压在真空吸力的作用下下降,随着发动机转速的变化在1.5—4.8V之间变化。测试和检修电脑板时,必须连接此信号。这个信号在大部分车型的启动状态下不起作用,只有正常起火后才有作用。如果电脑板损坏,在固定模式下喷油点火,信号就不起作用。某些车型的歧管压力传感器的信号也与怠速阀和EGR阀有关。当调节信号电压时,怠速阀动作,EGR阀打开和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