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冷凝温度:
压缩机系统的冷凝温度是指制冷剂在冷凝器中冷凝时的温度,对应的制冷剂蒸汽压就是冷凝压力。对于水冷式冷凝器,冷凝温度一般比冷却水温度高3-5℃。
冷凝温度是制冷循环中的主要操作参数之一。对于实际的制冷装置来说,由于其他设计参数变化范围较小,冷凝温度可以说是最重要的运行参数,直接关系到制冷装置的制冷效果、安全可靠性和能耗水平。
二、蒸发温度:
蒸发温度是指制冷剂在蒸发器中蒸发沸腾时的温度,对应相应的蒸发压力。蒸发温度也是制冷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参数。蒸发温度一般比所需水温低2-3℃。
蒸发温度是理想状态下的制冷温度,但在实际运行中,制冷剂的蒸发温度比制冷温度略低3至5度。
三、蒸发温度和冷凝温度一般如何确定:
要求有蒸发温度和冷凝温度,如风冷机组。冷凝温度主要看环境温度,蒸发温度看你在涂什么。空调的蒸发温度更高,制冷温度更低,结冰温度更低,甚至在一些低温领域,要求的蒸发温度更低。这些参数并不统一,主要取决于实际应用。
可以参考以下数据:
一般情况下,水冷:蒸发温度=冷水出口温度-5℃(干式蒸发器),如果是满液式蒸发器则为-2℃。
冷凝温度=冷却水出口温度+5℃空冷:蒸发温度=冷却水出口温度-5 ~ 10℃,冷凝温度=环境温度+10 ~ 15℃,一般15。
四、蒸发器温度对制冷的影响及调节:
蒸发温度等于实际外部温度减去传热温差。如果蒸发温度过高,从蒸发器出来的冷空气温度会很高,会使温度变慢,甚至根本达不到预期的温度。对制冷循环的影响:过热度高,回风压力低,排气压力降低,供液管道压力降低,单位流量降低。这样的循环使得仓库慢慢降温,机器不停的工作,导致磨损很大,效率很低。
如果蒸发温度过低,应进行测量。如果不把鼻子弄湿,仓库就凉了。排气压力影响不大,排气温度降低。能源消耗增加。如果蒸发温度过低,超出底线,回气管路带液,就会造成潮车,后果很严重。
蒸发温度调节:首先要知道,蒸发压力越低,蒸发温度越低。蒸发温度调节是在实际运行中控制蒸发压力,即调节低压压力表的压力值。运行中,通过调节热力膨胀阀(或节流阀)的开度来调节低压压力。膨胀阀开度较大时,蒸发温度和低压升高,制冷量增大;如果膨胀阀开度小,蒸发温度和低压会降低,制冷量也会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