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口一位68岁的农民
热爱土地和机器。
凭着自己的坚持和执着
可以开发水稻、芝麻、油菜播种机。
在地里播种
一轮操作
节省大量的时间和人力。
这个“奇怪的人”是
↓↓↓
湖口县朱坚村邹源铺下湾农民邹志斌

中等身材,瘦瘦的,这样一个普通的农民在谈论他的发明,不仅仅是侃侃。早在40年前,邹志斌就开始琢磨造播种机的想法,主要是省工省时。那时候农业机械还没有普及,农忙时节全家人都忙得筋疲力尽。邹志斌决定用从农机厂学到的一点技术和多年的耕作经验,自己动手造一台播种机。
因为没有实物可以借鉴,从2012年开始,邹志斌下定决心自己造一个,又花了四五年时间才真正造出一个实物。这期间画了图,画了画,很多零件都是装拆,拆了又装。经过反复实践,确定了设计、焊接、切割、修改,所有的工作都是邹志斌在他的院子里完成的。


第一代和第二代播种机
第一代播种机做出来后,邹志斌在田间反复实践,又做了第二代、第三代。同时,他还制造了芝麻播种机和油菜播种机。
因为芝麻必须埋在土里,邹志斌还在播种机的基础上做了改进。机器在运转的时候,先翻土,再播种,再埋土,真是劳动人民的智慧。


第三代播种机
用漏斗向机器中加入种子。

自制推拉架上架,播前准备工作完成。

邹志斌在院子里示范如何播种。
在拉的过程中,种子均匀地、间隔地播种。


播种机没有贵重的材料,只是家里随处可见的最普通的材料。


自制播种机尺
用于在播种不同大小的种子时调整间距。


自制表盘,播种机跑了多少米,都能数出来。

根据场地的大小
在原来的基础上,两端都可以加宽。
自制铁撑,方便工作时休息。
不用担心机器压到水田里弄脏。
邹志斌说,最初几年,他只是在图纸上写写画画,并没有真正创作出实物。家人不理解他,劝他放弃,但他没有气馁。相反,他靠的是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和不屈不挠的精神。经过潜心研究和探索,他终于发明了一种自动播种机,不仅效率高,而且方便。经过多年的实践经验,邹志斌说,一亩水稻是人工播种的。
梦想是伟大的,但也是艰难的。不是每个人的梦想都会实现。只有坚持不懈的努力和永不放弃的精神才能完成。
编辑:熊
审核: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