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平度的田野铺满了黄金,庄稼丰收,这是三秋又一个农忙季节。日前,在平度市通河街道机械化机械创新验证推广示范基地,不同型号的大蒜播种机正在这里“较劲”。

这是市农机局举办的大蒜机械化播种试验演示。据了解,第一次拥有如此完整的组织类型的先进适用的大蒜种植设备,在国家层面可以说是第一次。
近日,市农机局积极联系外地生产企业,实地考察、精挑细选型号,引进适合青岛种植条件的机械设备。本次演示邀请了山东玛利亚、济南华清、河北德意博、山东理工大学的大蒜播种者进行现场演示。

“这次演示体现了水平高、机具种类多、创新意义大的特点。对我们的农民来说,这可能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也是一个巨大的“好消息”。它不仅解放了我们的双手,也开启了‘机器换人’的新时代,具有重大的革命意义。”市农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平度市大蒜种植面积约10万亩,但大蒜生产的综合机械化水平还很低,只有22%,严重影响了机械化进程。在大蒜种植季节,戴着彩色头巾的女兵们蹲在地里播种。
大蒜种植户孙喜利说,“任钊镇三秋农忙时,员工争抢种子,一亩地的人工成本在350元左右。这台机器只需要100多块钱,种植速度也很快。一个小时能种两亩,最熟练的工人一天最多能做六七分。这样,差价就出来了。”
“经过一年多的研发,我们设计了一种专门用于平度地区种植大蒜的大蒜播种机。该机可一次完成起垄、播种、滴灌、地膜覆盖,工作效率高。一台机器可以支持30到40名工人。”该厂一位负责人介绍。
同时,此次示范也为青岛市,乃至全省、全国大蒜播种机械化提供了样板。下一步,市农机局将对这台机器的长势进行监测,验证不同作业方式对大蒜生长的影响,为推进青岛市十万亩大蒜机械化生产积累生产经验,探索总结大蒜生产技术路线。从而有效解决人工作业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种植成本高等问题,为广大蒜农提供系列化大蒜种植解决方案,全面开启“机器换人”新时代。
多行业
平度市举行花生机械化收获试验示范。
在农业生产中,农业机械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日前,一场花生收割机“人才展示大会”在平度市白沙河街道和谐农机合作社拉开帷幕。与会的选手有矮有瘦,有高有魁梧,各有绝活和长处。
宏盛的4HB-2A花生联合收割机总重2240kg,作业宽度80 cm,纯作业效率每小时1.5至2.5亩。可一次性完成挖、拉、运、去土、摘花生等多道工序。全能选手整套动作环环相扣,连贯流畅,参与者争相拍照录像,留下精彩瞬间。
丰昌源的4HT-800A花生条播收割机总重238kg,作业宽度80 cm,纯作业效率每小时5至8亩,可完成扶苗、碎土、抖土、分离、铺设等作业。中联的4HZJ-2500自走式花生收获机,总重5250kg,作业宽度2.5米,纯作业效率每小时4到10亩。它能从出土的花生中捡拾、采摘、分离果实和藤蔓。这两位选手堪称赛场上的“黄金搭档”。一个负责摘花生,一个负责摘水果。分工明确,配合默契,效率倍增。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花生机械化收获试验论证会,一方面让广大种植户、农机操作人员等群体了解了一批性能优良、特色独特、技术过关的花生收割机,另一方面也引导农民根据土壤墒情和花生品种合理选择适合的农机作业,进而充分享受农机带来的增收效益。
数字
平度市4700万元中央农机补贴资金已全部用完
农机购置补贴资金是指中央和地方政府对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购买国家支持推广的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给予的补贴。是党中央、国务院加强农业和粮食生产的重要举措,对于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8日,半岛台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平度市农机补贴中央补助资金4700万元已全部使用完毕,手机APP应用注册端口已关闭。从平度市农机推广站获悉,今年共有1980人申请登记,机具数量达2052台,受益农户1617户。
从今年补贴机具的种类和数量来看,平度市农业机械化需求正在向大型化、智能化发展,大功率拖拉机、自动导航系统等装备比往年翻了一番。平度市农机局将根据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针对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薄弱环节,加大推广力度,促进农业机械化均衡发展。半岛台记者韩实习生葛通讯员王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