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上午,双鸭山农场玉米种植户刘在自家玉米地查看出苗情况。“看这棵幼苗。都这么强,收益率高。我们给农场秸秆做黄储,他们给我们提供有机肥,比化肥好。”今年,刘建种了100多亩玉米。“粮食和秸秆喂牛,牛产生粪肥,粪肥用作肥料。肥料施到地里一整圈,既改良了土壤,又增加了产量,年收入能增加两三万。”刘健逐一计算了循环经济的好处。
据双鸭山农场畜牧科科长刘同江介绍,农场第五作业站靠近双新农场,就在马路对面,方便秸秆和粪便的运输。去年,在农场的推动下,实施了经济周期战略。第五个操作站向农场提供玉米秸秆作为奶牛的饲料。牛粪在养殖场用牛粪脱水机脱水制成有机肥,然后提供给操作站进行养殖。现在,虽然农场节省了饲料资金,但黄储通过发酵改善了营养,增加了牛奶产量。去年这个运营站人均收入28000多元。
秋天,到处都是稻草。过去农民在整地时习惯集中焚烧,既污染环境又浪费资源。在农场工人眼里,这些“宝贝”都是奶牛的“美味”。腹部转化的玉米秸秆变成了粪便,500多头奶牛产生的粪便堆积如山。过去,牲畜粪便未经处理直接大量随意排放,散发恶臭,滋生蚊蝇,堵塞河道,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现在这些粪便有了一个好去处。牛粪脱水机对牛粪进行干湿分离,分离出的沼渣含水量为30-40%。经过无害化处理后,成为有机肥,施入耕地,形成“秸秆-牛粪-肥料”的绿色循环链。
目前,双鸭山农场在“绿色循环链”上建设了奶肉兼用奶牛生态养殖基地、500平方米挤奶房和有机肥生产车间。今年,这个农场的玉米秸秆和畜禽粪便处理的转化率将进一步提高,实现现代农业和水产养殖业的绿色全循环将迈出更大的步伐。
粪肥不仅没用,处理后还是很好的有机肥,能给土地带来肥力,让庄稼长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