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全国两会即将召开。这个争议了20多年的话题,近几年能解决吗?
"
一次性高值医用耗材可以重复使用吗?
2月23日,据红星新闻报道,全国人大代表梁在接受采访时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超声刀骨刀头6000元,我们有骨科。我去年做了600次手术,也就是600个刀片,一共360万。此外,普外科等科室也会使用这类高值耗材。那么,全国有多少这样的医院和科室呢?”
早在2018年和2019年,梁就提出一些一次性医用耗材可以重复使用。建议和提议。梁对记者说:这项提案于去年1月获得通过。
“我们骨科去年做了600台手术。”在骨科病房的一间办公室里,梁告诉红星新闻记者。在长期的临床工作中,他经常注意到一个6000元的超声刀的刀头只能用一次,给很多患者造成了经济负担,也浪费了医用耗材。
“现在医院感染控制技术已经很成熟了。超声波骨刀的刀头是金属的,可以反复消毒。但因为要求是一次性的,所以即使在手术台上只用一秒钟,用完也必须扔掉。一个手术的费用不是6000元,但是一个超声波骨刀的刀头是6000元,非常浪费。”梁说,“这种材料很多,大部分都可以反复消毒。”
因此,梁一见钟情连续三年向三个主管部门提出部分一次性医用耗材可以重复使用。一开始是卫生部门,后来是医保部门,药监部门。然而,它们都不能完全解决问题。在2018年和2019年的全国两会上,他也对可重复使用的一次性医用耗材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提案。
"对于三个部门,我一年写一次提案,去年一月份通过了。。国家有关部门决定可以部分使用一次。”给梁介绍道。
国家卫健委已经表态了。
事实上,除了超声骨刀头等一次性高值耗材外,眼科中一些非植入式高价值手术器械也是争议的焦点。
2021年2月,针对代表提出的将部分非植入性高值眼科手术器械调整为一次性器械目录的建议,国家卫健委也明确回复:在实践中,一些医用耗材可以重复使用。
但医用耗材是否属于一次性,是在注册、审批或备案过程中决定的。因此,国家卫健委表示,将积极配合国家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调整一次性医疗器械目录,平衡重复使用一次性医疗器械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减少资源浪费。
接下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将在几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建议药品监督管理局在医疗器械上市审批时,要求或鼓励企业研发生产可重复使用的医用耗材。如果不能重复使用,应尽量选择相应的替代产品或材料,避免设置不合理的技术壁垒。二是加强与药监部门的研究论证,对诊疗过程中可重复使用且能保证安全有效、未纳入一次性医疗器械目录的,支持临床规范重复使用。
一次性医疗器械的再利用?
还不如鼓励国内研发!
可以看出,国家卫健委对于这个问题的态度是积极的,但是现阶段对于一次性高值医用耗材的再利用,瓶颈还是很多的,不是国家卫健委一句“鼓励”就能解决的。
首先是安全问题。我国医院感染控制技术尚不完善,一次性医疗器械难以重复使用,既保证了清洗质量,又决定了风险较大的关键性能,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
目前国内医院仍有不少因一次性医用耗材重复使用导致交叉感染,最终导致医疗事故的案例。也是因为我国医院的消毒管理制度还很不完善。因此也是一次性非植入性高值医用耗材重复使用的重要限制原因。
此外,这是一个成本效益问题。如国家卫健委的回复所述,医用耗材是否属于一次性使用,是在注册、审批或备案过程中决定的,也就是说,是由医疗器械企业决定的。
众所周知,一次性医疗器械的审批比可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要简单得多。不仅产品上市速度更快,成本回收也更快,尤其是一些研发时间长、资金投入大的高值医用耗材,一次性+高价无疑是厂家追求利益的解决方案。
所以很明显,企业很难积极开发可重复使用的高值医用耗材,除非国家出资研发并给予大量奖励!
另外,针对这个问题,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血管外科中心副主任沈晨阳曾表示:经济问题还是用经济方法解决。不如鼓励国内仪器厂商开发成本更低的产品,解决价格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