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尽量慢一点。
当我们使用固相萃取器时,我们面临一个问题:液体应该以什么样的速度流出柱子?我的经验是,要想取得好的效果,就要尽量慢。。
对于固相萃取仪的柱内填料,如果局部看,放大看,其实有很多空间和很多通道供液体流通。如果流动速度很快,待检测成分中的相当一部分将在与填料充分相互作用之前从通道中流失。所以慢下来,给他们一个充分的机会。
有多慢?一招是不用所谓的固相萃取仪配合抽气器,而是用重力法。利用重力使液体向下流动。就实验速度而言,重力法远不如吸力法,但就实验效果而言,重力法远优于吸力法。抽吸法只能获得条带吸附,重力法可以获得柱头吸附。在速度和效果的平衡上,我们还是倾向于优先保证好的效果。
举个例子,如果在一个3ml500mg的C18柱中加入甲醇进行活化,甲醇全部流到筛板需要20分钟左右,而通过样品溶液时,需要25ml液体* 2个多小时才能流出来,如果重力法使用得当,工作率并不比抽吸法差多少。因为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空闲时间,吸引法需要有人在旁边等着,而重力法因为不需要电,可以充分利用午休和晚上的时间通过柱子。当液体体积较大时,只需连接一个叠加接头和一个延长管,安排好实验步骤,工作效率同样较高。另外,重力法不需要抽气器和固相萃取仪。
2.越少越好。
在固相萃取仪的条件选择上,有些人为了提高萃取效率,尽量多加液体或者选择填料量大的小柱,我觉得是很不一样的。尤其是用重力法的时候,因为效率高,很多时候是柱头吸附,并不是所有的填料都在起作用。填料越多,不仅液体流出速度会越慢,洗脱时扩散也越明显。
所以n. com建议,够用就行,在能保证效率的情况下,填料尽量少,液体不要加太多。
3.实验条件不要太详细。
固相萃取器原理上是色谱分离,但在操作上只是作为吸附萃取剂使用。由于填料的性质和紧密程度不同,在实际实验中,由于追求最佳效果,没有必要设计复杂的洗脱程序。
在建立条件上,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料,尽快建立系统,同时要警惕操作过于复杂的步骤,在实验效果、实验速度和可操作性之间取得平衡。
只使用一次
固相萃取柱只使用一次。因为严格意义上来说,很多物质的吸附是不可逆的,第一次吸附无法洗脱,影响下一次吸附。虽然有人做过重复使用的实验,但是为了节省一些资金而大幅增加结果的不可靠性和不确定性,是非常不划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