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决秸秆处理问题
中国不仅是粮食生产大国,也是农作物秸秆生产大国。每年产生的秸秆量高达8亿吨。秸秆处理难已经成为困扰我国政府和农民多年的一大难题。目前秸秆利用率不高,我国每年约有1/3的农作物秸秆未被利用。焚烧田间废弃的秸秆污染大气和环境,严重威胁机场飞机和车辆的起降,也是构成雾霾的因素之一;秸秆还田增加了机具运行成本;收集、储存、运输困难,秸秆争夺农业时间、劳动力和机器操作。同时,秸秆还田的成本也很高,有些地方高达400元/吨, 顺畅的综合利用机制尚未建立。在一些农业大省,这种困难和矛盾尤为明显。
为有效解决长期困扰我国农业生产的秸秆处理难、秧苗种植均匀、土壤肥力、防止水土肥料流失等问题,近年来,浙江柳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东北农业大学等科研单位联合研发了2BMJF系列原茬免耕秸秆覆盖精量播种机,构建了以科学秸秆还田为基础的机械化生产技术体系。
据柳林董事长郑春芳介绍,该系列机具可在玉米、大豆、花生等任何作物的原茬中使用,无需任何处理,可一次性完成侧向秸秆清理防堵、苗床准备、侧向深施、精量播种、覆土镇压、喷洒药剂、秸秆粉碎、均匀覆土还田等7个作业环节。适用于垄作播种各种栽培农艺,可在各种地块和土壤条件下播种玉米、大豆、花生。
“作业可以一步完成,不需要粉碎秸秆、旋耕、秸秆打包。它高效、性能优良、应用广泛,节水、保湿、保肥、改良土壤、增加有机质。”不擅长吹嘘的郑春芳这次自豪地告诉记者。
运行可靠,使用方便
在青岛举办的2019国际农机展上,柳林展出了2BMJF-2、2BMJF-4、2BMJF-5、2BMJF-6四款免耕精密秸秆覆盖播种机,做工精致,外观精美。据郑春芳介绍,该系列产品适用性强,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作物的需求。
据柳林技术人员介绍,该系列产品具有多重优势。如采用定轴钢茬田免耕清理装置、前置高速旋转清理装置、定轴钢茬田免耕清理秸秆覆盖装置,可实现播前清理、播带清理茬和播后覆盖秸秆功能;液压升降地轮装置,地轮升降高度达到440 mm。
同时,该产品的播种单体采用独立平行四杆仿形机构,保证播种单体始终与地面处于平行状态,并具有机器后退时自动切断传动、提升空绳的功能,可配备高防尘电子监控系统,实时监控播种作业效果;平铲前后开沟机开沟效果好,施肥播种更精准,施肥深度60-120mm,可谓深施设备。将种子均匀的撒在沟里,肥料施在种子的一侧,可以防止种子燃烧,解决作物生长后期的除肥问题;碾压部分用于限深、覆土和镇压; 播种深度和中试种植面积配有刻度指示调节机构;整机通过田间性能好,每行播种深度一致,调节简单准确。

此外,该系列产品的播种施肥传动系统采用六角传动轴、六角滚动轴承、套筒滚子链,具有刚性好、易拆卸、自动自定心、传动阻力小、运行可靠性高等优点。种子箱和肥料箱独立设置,可根据不同作物进行调节,用户拆卸、更换和维护非常方便。
冲击式免耕播种机的市场模式
没有产品支撑的企业走不远。近年来,一方面水稻收割机的市场在下滑,另一方面该领域的竞争空前激烈。作为传统的履带式收割机制造商,浙江柳林的产品线近年来也在不断扩大,从水稻机到履带式旋耕机和烘干机。此次呼应国家保护性耕作趋势和市场消费需求,将产品线延伸至保护性耕作机具领域,为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构筑了物质基础。
目前,主要消费市场集中在东北地区的免耕播种机产品正在成为农机行业转移同质化竞争的热点产品。在今年的青岛国际展览会期间,一些企业也发布了新产品。但总体来看,目前在免耕播种机方面做得比较好的头部企业只有一两家,具有技术优势和品牌优势的企业并不多,整体规模和体量在农机行业仍然较小。
业内人士认为,柳林的这款产品适应了国家发展的大趋势,凭借柳林的制造、渠道优势以及与黑龙江东北农业大学等单位的合作,了解国产化的优势,有望打破竞争格局,在未来的免耕秸秆覆盖精密播种机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