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市谷城县农民张全喜在市农机技术推广站的指导下,成功研制出新型小麦免耕播种机,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
小麦免耕播种机可以在作物秸秆切碎还田后,一次性完成开沟、深施化肥、小麦播种、镇压、秸秆覆盖等多道工序。与传统耕作方式相比,具有省工省力、减少工序、节约成本、提高化肥利用率、保护环境、增产增收的特点。
节本增效,开沟、施肥、播种、镇压、秸秆覆盖联合作业一次完成,减少了机器作业入地次数,降低了作业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实现了省工、省钱、省时、省力。不堵塞,秸秆全覆盖,作业时交通顺畅,有效防止秸秆堵塞缠绕,秸秆覆盖均匀。集中施肥,减少浪费。机器工作时,复合肥一次性集中深施于土壤中,减少了人工施肥的挥发浪费。每亩施复合肥45公斤左右,种植肥料纵向和横向间距4厘米,避免了用肥烧种子和幼苗的问题。抗旱的, 节水保墒,由于秸秆覆盖均匀,减少水分蒸发,抗旱保墒。实践证明,它可以减少冬季用水和小麦灌浆用水,从而节约大量水资源。有利于小麦幼苗的安全越冬和根系的生长,有利于次年地温的快速恢复,提前了小麦幼苗的返青期。支撑力小。播种机的支撑功率一般为40-70马力,工作宽度为128-192厘米,播种行数为8-12行。增产增效。经多年试验,用该机种植的小麦综合抗病虫害能力强,穗大,灌浆期长,千粒重显著增加, 可提高产量10%以上。整个生长期大概减少投资300元。
在倡导和发展绿色农业的今天,推广小麦免耕播种技术显得尤为重要。过去,为了获得小麦的高产,往往高度依赖农药和化肥,不仅增加了农民的种植成本,而且消耗了大量能源,加剧了农业面源污染。新型小麦免耕播种机的研发成功,为保护性耕作的推广提供了一种先进、实用、性价比高的农业机械,对促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粮食安全、提高农业综合经济效益、促进可持续发展将起到良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