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葛龙辉开启未来
在阅读以下内容之前,投资美股的小投资者,请尝试回答几个问题:
1.道琼斯指数成立以来,有哪些公司入选成份股后没有被淘汰?(允许多选)
A.迪士尼·美铝通用电气公司
2.哪家公司最有创新力,每天生产的新产品最多?
A.微软b .苹果
3.哪家公司的产品每天被全球更多的人使用?
宝洁c .麦当劳d .辉瑞
我相信大部分人都很疑惑,因为最后的答案指向了一家很多人都没听说过的公司:3M——“一个卖面具的”,一家神奇的公司,从1988年至今股价增长了70倍,最近5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也超过了20%。
作为一家百年老店,甚至很少有人知道它的全称:明尼苏达矿业与制造业。就是这样一家“五金杂货店”,去年实现了320亿美元的年收入,全球9万名员工。没有人能完全解释3M是做什么的。这家世界500强企业平均每两天开发三款新产品,除了上帝什么都做,涵盖了从口罩、便利贴、汽车零部件到通讯设备等7万多种产品。每天,超过一半的世界人口都在直接或间接地使用它的产品。
当有人曾经问惠普的创始人威廉·休利特(william hewlett)是否有一家让他敬佩并奉为楷模的公司时,他毫不犹豫地回答:“3M公司,这是毫无疑问的。你永远不知道他们下一步会推出什么。令人惊讶的是,他们可能不知道他们接下来会推出什么。但即使你永远无法预测3M会做什么,你也知道这家公司会继续成功。”
这是一家什么样的神奇公司?
▌ 1:创新的活化石
3M公司于1902年在明尼苏达州成立,从事矿石开采业务。在淘金热的热潮下,五位年轻的创始人热切地希望获得第一桶金。现实打了一个耳光,开采出来的劣质矿石根本没有市场。最后被迫关闭矿山,转向砂纸制造。在最困难的时候,创始人奥维德曾考虑出售股份来改善公司的现金流,但市场上没有买家(相当于马立克·花藤在困难时期想以60万卖掉QQ,同样,也没人要)。然而,这位创始人对3M的未来有着不可动摇的信念,即使濒临破产,他仍然投入了大量资金。考虑到3M当时的困境,这无疑是一场赌博。
1914年,传奇领袖麦克奈特成为CEO,一个从不呆在办公室的老板。上任伊始,他就对产品质量提出了近乎苛刻的要求:“我们需要你检查所有的工艺流程。不知道要多久。如果你愿意,你可以做一辈子。我们必须生产好的产品。”一场专利官司之后,麦克奈特怀着极大的好奇心和开拓意识,开始为3M组建一支极具创新和变革意识的研发团队。1916年,受益于一战的3M公司获得了巨额利润并分红。同年成立了第一个研发实验室,在当时非常前卫。一年后,一个更大的实验室成立了,一个全职的R&D团队也成立了。3M注重个人主动性和激发员工创造力的创新文化开始形成。
群星闪耀的时代
1925年,年轻的实验室助理德鲁(Drew)拜访客户时,发现当时的汽车都被漆成两种颜色,但分隔车漆的胶带不好用。德鲁回到实验室,立即开始研发。总裁麦克奈特告诉他放弃研究,并坚持认为没有成功的可能。但他坚持己见,无视老板的命令(他敢违背领导的意愿,狠狠打了我哥一顿),最终推出了颠覆性的产品美纹纸。在此基础上,他不断改进,最终促成了3M公司知名明星产品“透明胶带”的诞生。
1930年9月8日,当第一卷苏格兰玻璃布胶带交付给客户时,客户称赞“您毫不犹豫地让自己尽可能完美。”我相信如果这个产品投放市场,会有足够的销量来证明这个研发支出的合理性。“我相信过几年客户会被逼的。直到十年前,这些小胶带的市场比整个半导体行业的市场还要大,3M一度控制了全球40%的胶带市场。此外,公司还开发了多种适合不同场合的胶带。(甚至用于修理飞机)
激发员工的创造力需要相对宽松的研究空间和时间。麦克奈特提出了“自由时间”的概念,并于1948年正式实施了15%自由时间规则,鼓励技术人员结合个人兴趣主动选择R&D项目,这是写在教科书上最著名的企业决策之一。
自由时间政策催生了3M公司历史上的一些畅销产品。最广为人知的故事是便利贴的诞生。充满好奇心和叛逆精神的科学家西尔弗在空闲时间发明了一种弱粘性胶水,没有被任何人阻止。这种听起来没什么用的胶水被束之高阁。直到有一天,另一个不安分的研究者弗莱,为了更方便地找到在教堂唱的赞美诗,弗莱会用小纸条标出几个地方,但纸条总会在尴尬的时刻飞下来。有一天,他们突然想起了“失败”的胶水,然后他们无视市场研究的负面意见,继续用他们酌情的15%开发一种怪异的不干胶便条。当最终产品证明按照3M的质量标准和可靠性可以量产时,就选择了这款产品。此外, 3M目前拳头产品的屏幕增亮膜也是这样开发的。
1992年,三名R&D人员自主研发了一种新型光学薄膜材料(作为3M的领导者也是挺无奈的)。如今,这种超薄光学膜广泛应用于手机、电脑和电视,占全球市场份额的75%,成为3M公司持续的摇钱树。
目前,3M公司在美国、德国、日本和中国有四个R&D中心。营业收入的三分之一来自过去五年的发明创造,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员工利用工作时间从事非工作研究取得的。
▌二号:完全违背常识的管理机制。
继续大力投资研发。3M的创始人奥维德建立了耐心资本的概念,不追求短期回报。3M公司每年在R&D上的支出占其总收入的6%-7%,远高于4%的行业平均水平。对于工业制造企业来说,这个R&D投资比例是非常高的。刘水总裁铁达的R&D投资、3M的R&D投资从未减少,雄厚的资金投入成为3M不断创新的有力保障。
容忍失败和错误的文化。
“不要随意扼杀新产品或创意,而是鼓励实验性的涂鸦。如果你在人们周围竖起一堵墙,你得到的只是羊。”在3M的企业文化中,鼓励员工去尝试,即使他们失败了。这种做法从技术部门开始,逐渐扩展到整个部门。创新不再局限于产品,每个人对工作流程和管理措施都有发言权。对于创新失败,3M有一个著名的容错机制,不仅不惩罚,反而集体庆祝,更大程度上消除了创新者的后顾之忧。3M从来没有员工因为想做更多的事情而没有做好而被处罚的例子(有个公司叫别人的公司)。
有人说我们摔跤了,但要知道,没有行动我们是不会摔跤的。它一方面充满激情地探索新技术,另一方面对失败一笑置之。3M不断进攻,失败再进攻,积累了可观的专利和发明。当新的市场机会到来时,它总能搭上新兴市场的快车。
合理的内部人才晋升和奖励机制也为激发员工的创造力提供了充分的保障。在3M,创意人才可以直接成为超越管理阶段的高级科学家,为企业发展战略提供决策。这种职业晋升双轨制避免了人才流失,解决了管理层不懂技术的问题。与此同时,3M设立了种子基金,支持没有明显回报的非正统或R&D项目。3M将1/5的R&D基金投资于基础研究和没有明显回报的开创性研究,鼓励缺乏市场应用的激进创新。此外,3M还设立了金靴奖、全球技术卓越和创新奖和卡尔顿奖,以激励团队或个人。一些卡尔顿获奖者承认,他们比婚礼仪式更激动。
促进部门之间的沟通,思想的碰撞带来智慧的火花。
在公司还很小的时候,实验室主任每周五下午都会召集员工坐在一起,大家边喝咖啡边演示自己的研究计划。目前,3M在美国和世界各地有数百个分支机构,管理人员通过各种会议、跨学科小组和技术论坛将大家聚集在一起。在这种环境下,员工可以自由地与其他部门的人结合,每个人都愿意与他人分享自己的信息和知识。
去弱存强,保持竞争力
在很多企业中,老业务部门的负责人因为一直在为公司赚钱,很可能会阻碍公司为了自己部门的利益而转型。从长远来看,3M会在一个发展前景不佳的部门还有价值的时候,把它卖掉。3M公司一直在适当的时候强行淘汰一些看似赚钱但前景不佳的产品。比如3M公司的电脑存储设备和产品还赚钱的时候,就果断卖掉了。在2012年至2015年的三年间,管理层将六个集团部门大幅重组为五个,并将40种业务减少至26种,保留了与客户更相关的业务,保持了较大的市场份额,并提高了生产率。对于3M这样的巨头规模来说,拥有小公司的行动力确实难能可贵。
▌三:优秀是一种习惯。
很久很久很久以来,3M的股价一直是一个字:涨。
对比2006年到2015年的年报数据。
可以看到,近十年来,除了2009年的金融危机,营收明显下降。2015年受全球经济不景气和强势美元对出口的影响,业绩略有下滑,其他年份经营状况逐年好转。
让我们看看R&D的费用。3M公司以创新为导向的文化在这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R&D的投资几乎与收入成线性关系。
现金流也很稳定,没有大的波动。
然后再看外资。
3M每年都在国外投资。具体投资是什么?
通过查阅往年的年报,我们知道最重要的投资是购买业务所需的设备,收购其他尖端优质公司,完善产业链布局,可以说是未雨绸缪。
筹资活动的现金流量也是净流出趋势。
可见3M对股东是真心的。除了2009年受金融海啸影响的困难时期,其他年份一直在积极回购股票和向股东支付现金红利。
最后,我们来看看巴菲特最看重的股东权益回报率(ROE)。历史数据显示,美国上市公司的平均净资产收益率约为10%-12%。
3M再次脱颖而出,净利率接近行业平均水平的两倍。
▌四世:常青基金会之谜
一直以来,3M的发明和产品对于消费者来说都是消耗品。这一点很重要,只有靠多,才会有更大的市场空间。同时,产品的多元化也有效分散了行业风险,有效抵御周期性波动。
3M强调产品质量和卓越的客户服务。这种竞争策略使许多竞争对手脱颖而出,并帮助他们保持较高的市场份额和客户忠诚度。增长战略强调为现有客户开发升级产品,也强调为新市场开发新产品,稳扎稳打。
坚定地保持高R&D投入,牺牲短期利润,为实现量的增长所需的产品开发和营销努力提供资金,因此公司保持了技术储备和客户资源的优势。
更重要的是,3M鼓励员工创新,给员工独立的空间,鼓励沟通交流。企业优秀的机制和企业文化保证了员工的创造力、积极性和归属感,也吸引了优秀的人才,形成良性循环。
这可能就是3M能存活百年的原因。
这也是我持有3M股份多年,从未考虑过卖掉的原因:如日中天的苹果,五年后可能会倒下,但3M用100多年的历史证明,未来100年,连上帝都无法阻止它活下去!
2015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速下滑,人民币贬值6.4%,海外资产配置需求剧增。“资产留在国外,负债留在国内”成为资产配置的新趋势。香港股市作为海外资产配置的第一站,强势进入国内投资者的视野,真正的“自然”已经到来。
作为华人世界最大、最权威的海外投资与研究社交平台,格隆汇在各大城市举办了一系列海外投资峰会,首次将中国海外投资的特殊群体(海外上市公司、海外拟上市公司、海外投资者、机构、监管机构)聚集在一起,广交朋友,共商全球资产配置大计。
值此之际,冠辉诚挚邀请所有已经在海外布局和有意在海外布局的朋友,参加本次巡回峰会——这将是一次港股“长征+北伐”的盛会。
格隆汇打造的“决战港股”系列海外投资嘉年华将于2016年10月19日(星期三)至2016年12月30日,在八大核心城市(深圳、杭州、上海、南京、北京、成都、厦门、广州)举办。
邀请了200多家投资机构,邀请了近几年格伦汇聚集的本土高净值会员。他们基本代表了大陆经济圈海外投资的主力军。
冠辉将这一系列峰会打造成港股投资的长征。港股公司第一次面对国内民间长征。它是一台播种机和宣传机器。游完这一圈,你将第一次在国人面前正式亮相,而不是一直围着几个大银行的基金经理转。大陆是我们所有人的基地。
对于国内机构和投资者来说,这也是第一次立体、全方位地接触港股几乎所有的代表性公司。另外,我们还邀请了一批重磅公司海外上市,大家一定会欢聚一堂,新朋友老朋友,指点江山!
不要错过!一场盛会!
欢迎来到“歌龙会”官网了解活动详情和报名方式。